首页/ 动态 /正文

2025年新高考丨数学试卷点评:深化命题改革 引导高中教学

2025年06月07日 22:05:52

【点评一】深化命题改革 引导高中教学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中学数学高级教师 卢龙 

2025年高考数学全国新课标Ⅱ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要求,重点考察学生的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突出理性思维,发挥数学学科在人才选拔中的重要作用。

试题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考主干、考能力、考素养,重思维、重应用,突出考查思维过程、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新课标Ⅱ卷延续去年的试卷结构,加强思维考查,强化素养导向,给考生搭建展示的舞台和发挥的空间,服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助推素质教育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一、深化高考命题改革,注重基础知识考查

试卷贯彻改革要求,注重整体设计,很好地处理了考试时间、试卷题量、试题难度之间的关系。试卷在选择题和填空题部分设置多个知识点,全面考察平均数、复数、集合、解不等式、解三角形、抛物线、等差等比数列、平面向量等内容,实现对基础知识的全方位覆盖。同时,在解答题部分深入考察基础,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的应用。如第15题考查三角恒等变形及三角函数的性质;第16题考查椭圆基本量的计算,均以主干知识为载体考查理性思维素养和运算求解能力。

二、助力创新人才选拔,突出思维能力考查

试题加强解答题部分对基本能力的考查,提升压轴题的思维量,突出理性思维和数学探究,考察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试卷第14题,考查了空间几何体中圆柱体内置球体的问题,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试卷第19题,以两人打乒乓球为背景,三问之间环环相扣,第一、二问搭建思维平台,第三问创新设问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思维过程中领悟数学方法。

三、发挥学科育人功能,引导一线教学实践

试卷立足课程标准,注重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引导教学以课程目标和核心素养为指引,避免超纲教学,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和方法的普适性,避免盲目钻研套路和机械训练。如试卷将以往考查较灵活的圆锥曲线解答题放在了第16题的位置,大大降低了运算量和思维难度。打破常规,考查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而非刷题和训练的技巧,使得一些套路无用,模版失效。

2025年高考数学全国新课标Ⅱ卷深化命题改革,突出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高度的获得感。对中学数学教学、高考数学备考将产生良好的、积极的导向作用。

【点评二】深化基础知识考核 突出思维考查

西安市西光中学高级教师 王丝路  

2025年高考数学全国二卷形式上与2024年一致,共19道题(8道单项选择题,3道多项选择题,3道填空题,5道解答题)命题遵循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依据高考评价体系,持续推进考试内容改革,更新设计理念,深化基础知识考核,创新试题设计,突出思维考查,服务人才选拔。

在内容上,试题加强了基本概念考核,突出了基础性考查,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能力。同时引导教学回归课标,不断夯实学生知识根基,培育学生发展潜能。在单项选择题部分,检验统计的平均数、复数、集合、不等式、解三角形、抛物线、等差数列、三角函数的辅助角应用等知识内容,为基础知识的考查托底,为整卷知识结构的稳定、难度的控制夯实基础。在多项选择题上,检测等比数列、函数性质、双曲线的知识,仍是以基础知识为主,难度稍有提升。在填空题上,考核了向量、三次函数、立体几何等,还是以考核基础知识为主,为整个试卷的平稳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解答题发挥主阵地作用,对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函数与导数,概率等主线内容都进行了重点考查,通过增强试题的综合性来增加试卷的覆盖面。

试题与2024年相比较,在阅读量上稍有减少,没有大量文字阅读,试题题干简洁明了。命题创新情境设计、内容设计,破除套路,深入考查学科素养,发挥选拔功能,引导中学教学从总结解题技巧转变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第19题设置了乒乓球练习的情境,引入了诸多事件,并研究其概率之间的关系,这是对2024年数学高考新定义问题的延续,是2025年进行的新探索;试题要求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在熟悉而又新鲜的情境中积极主动思考,建立新问题、新要求与已有知识的相联系,形成完整的解题思路。通过设置现实生活情境,考查考生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试题设计,突出思维能力考查,旨在发挥数学学科的思维价值、育人价值,突出思维能力考查,在选择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另外,个别试题明显增强探究内容,考核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第18题研究函数极值点和零点的关系,在第(1)问确定二者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做出铺垫;第(2)问引入辅助函数探索极值点和零点之间的关系,逻辑性强,设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试题递进的设问由浅入深,思维量逐步提升,考查了化归与转化、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数学思想,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感,从而激发了学生运用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点评三】突出思维品质 彰显育人功能

西安市临潼区临潼中学数学教师 杜斌

今年是陕西省新高考改革首考之年。高考数学科目不再分文理,整套试卷平稳有度,难度设置合理,具有较好的区分度。试卷立足课程标准,坚持素养为导向,注重思维能力的考查,助推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服务创新拔尖人才的选拔。数学试题为“8+3+3+5”模式,共19道题,较去年题量有所减少。其中,选择题58分,填空题15分,解答题为77分,比去年增加7分,多选题、解答题从不同角度设问,向纵深处考查,更加契合新高考综合改革要求。试题延续“多想少算”理念,淡化繁琐运算,侧重算法优化,重视思维过程。试卷聚焦主干知识、基本数学原理、方法、全面考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试题加强对核心知识的考查,选择题考查集合、复数、不等式、三角恒等变换、数列、圆锥曲线等内容;填空题考查平面向量、极值、切接问题;解答题全面考查三角、平面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函数与导数、概率等内容。第19题以体育比赛中的真实情境为载体,充分体现数学知识与乒乓球比赛的融合,试题需要学生在新情境中构建解决问题的途径,能有效甄别学生思维品质。注重基础性。加强对数学基础知识,特别是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考查,如选择题的第4题、第6题、第7题、第9题、第10题均体现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考查。教学中,要聚焦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强化通性通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数学知识背后承载的思想方法及数学学科素养。注重思维灵活性。试题凸显对核心知识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如第11题、第14题突出对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品质的考查,展现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体现了“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理念,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了合适的发挥空间,较好展示学生学习水平及思维品质,发挥了高考试题服务选才的功能,彰显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今后的教学中,首先,要重视教材。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感受知识生成的过程。其次,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要以典型数学问题为载体,运用数学知识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利用数学方法推动数学思想的发展。最后,要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编辑:李溢涵】 【责编:范丽娜】
秦闻客户端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举报邮箱:shxiwxb@126.com     陕西舆论环境违规线索举报:029-8224311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03    陕ICP备05001925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64号

新闻热线:029-82244483    邮箱:sanqincom@163.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

中国互联网辟谣平台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