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正文

2025年新高考丨英语试卷点评:注重情境创设 培育家国情怀 坚定文化自信

2025年06月08日 21:47:30

【点评一】

西安市铁一中学 英语教师 韩豪

2025年高考英语全国2卷以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强化育人导向,注重五育并举,在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强对创新性思维能力的考查,进一步推动教考衔接,服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和教育高质量发展。

注重情境创设,培育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试题通过精心选材和情境创设,体现中华文明的独特智慧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语法填空题选取的语篇通过一名定居中国的美籍女士对其在浙江乡村晾衣后感受到“阳光的味道”的经历的描述,展现中国人善用自然之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智慧。在读后续写的故事中,作者作为一名中国留学生,向外国师生解释自己中文名字的发音和涵义,引起他们对于中国文化极大的兴趣。这些语篇在考查语言能力的同时,启发学生对中华文明的深入思考,增强国家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深化基础性考查,重视内化掌握,突出综合运用能力

试题不仅强调对基础知识的内化掌握和恰当运用,而且注重考查语言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试卷主要围绕基础的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进行考查,如听力部分主要考查获取具体信息、进行简单推断的能力,阅读部分强调读懂文章基本内容以及掌握具体细节信息的能力,应用文写作试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词汇和语法结构,准确恰当表达自我的交际能力。整套试卷通过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引导高中英语教学回归课堂,落实课标要求,扎实训练能力,重视日常理解性积累,减少机械性记忆。

强化思维品质考查,强调学用结合,助力人才选拔

培养试题引导学生从知识接收者转变为问题探索者和解决者,培养批判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等思维品质,为选拔具备优秀思维品质的人才提供依据。阅读理解D篇通过回收利用食材边角料制作精美菜肴的案例,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实际,思考变废为宝的创新路径。读后续写的语篇内容和段首句提供了较大的想象空间,学生可以充分调动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对前文情节进行展开和叙述。这种开放性试题设计能够深入考查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能力。

【点评二】

育德夯基 启智促思

西安博迪学校 蔺燕 

一、2025年全国二卷英语试题结构

(一)听力理解(30分):包含短对话、长对话和独白,侧重学生熟悉的日常交际场景。

(二)阅读理解(50分):四篇阅读和一篇七选五。选材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

阅读 A 篇介绍英格兰小镇,融合自然与人文景观,渗透审美教育;

阅读 B 篇聚焦儿童医院学校,体现教育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阅读 C 篇以室内绿植研究为切入点,考查数据解读与主旨归纳;

阅读 D 篇通过食材边角料利用案例,阐释可持续发展理念;

七选五围绕家庭志愿服务,考查篇章结构与逻辑衔接。

题型覆盖细节理解、推理判断、主旨归纳,强调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语言运用(30分):完形填空(15分),语篇中以老奶奶健身分享为语篇,展现体育运动对生命的激活,考查词汇在语境中的灵活运用。

语法填空(15分),语篇通过美籍女士在浙江乡间的晾衣经历,传递中国人善用自然的生活智慧,侧重语法结构与语篇逻辑的结合。

(四)写作(40分):作文话题贴近学生真实校园生活,其中应用文话题切入为“加拿大体育运动”突出体育话题热点话题。试题情境以高中生与外教老师在约稿中的交流为切入点,对考生的审题能力要求较高。具有较高思维含量,引导学生积极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若忽视写作要点,匆忙下笔,易写成“对加拿大的体育运动介绍”,出现跑题。“背范文,套模板”的应考技巧早已过时。师生唯有从语言学习的本质入手,用好统编新教材,扎扎实实在课堂中训练“听说读写”四大技能,坚持打造“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英语课堂,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培养才能实实在在落地。读后续写这道题围绕“个人身份与文化传播”主题,通过续写任务考查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的综合应用能力。侧重写作创新和文化素养,与高考读后续写题的测评目标一致:通过微型叙事,检验语言应用、思维深度和跨文化能力。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与信息整合能力,写作创作与情节设计能力,跨文化素养与主题挖掘能力,情感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

二、命题趋势

(一)注重素养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不再单纯考查语言知识,而是通过各种主题和语篇,将知识与价值观、思维能力等相结合,体现教育的育人功能。

(二)紧密联系现实:选材关注社会热点和生活实际,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社会、思考问题,增强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能力考察方向

(一)语言基础能力

词汇与语法:在语境中理解词义、掌握语法结构。

语篇理解:把握不同体裁(说明文、记叙文)的逻辑结构与行文特点(如 7 选五的段落衔接)。

(二)逻辑思维能力

细节定位与推理:从阅读 B 篇儿童医院学校的描述中推断教育理念,从 D 篇案例推导环保方案。

主旨归纳:概括阅读 C 篇“绿植对情绪的影响”等全文核心观点。

(三)批判性与创新性思维

对全球性问题(如资源浪费)进行辩证思考,如阅读 D 篇要求理解“变废为宝”的创新路径。

(四)跨文化与社会认知能力

理解中外文化差异(如英格兰小镇人文景观),关注社会议题(弱势群体关怀、志愿服务),形成正确价值观。

四、高考命题教考衔接的备考策略与提分要点

1.广泛阅读积累。拓展阅读广度,涉猎多元主题与体裁,增强语篇理解,掌握文体特点。

2.强化思维训练。加强思维培养,提升逻辑推理、分析归纳能力,精准剖析文本深层信息。

3.关注社会热点与中华文化。聚焦社会热点与中华文化,提升生活观察力,储备文化背景知识。

4.积累词汇与语法。夯实词汇语法基础,积累高频词汇,突破长难句,确保语言理解与表达精准。

5.学生应关注多种写作文体,并通过仿写、修改等方式提升写作技能。同时,要注重写作的逻辑性和创新性。

【编辑:李溢涵】 【责编:范丽娜】
秦闻客户端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举报邮箱:shxiwxb@126.com     陕西舆论环境违规线索举报:029-8224311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03    陕ICP备05001925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64号

新闻热线:029-82244483    邮箱:sanqincom@163.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

中国互联网辟谣平台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