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白树友 记者 赵丽莉)6月10日获悉,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获奖名单,西安17个项目获奖。其中,中国专利银奖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3项、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1项,获奖总数位居陕西全省第一。
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主办,是我国唯一的专门对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给予奖励的政府部门奖,也是我国专利领域的最高荣誉,重在鼓励和表彰为技术(设计)创新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设计人)。
西安市此次获奖项目涵盖光子、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航空、输变电装备等重点产业领域,其中,“基于声光调制的双滤波能量反馈型高光谱成像装置”等3项专利荣获银奖、“一种双 Sn来源式 Nb3Sn超导线材的制备方法”等13项专利荣获优秀奖,多功能座椅获外观设计优秀奖,充分体现了西安市在大力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深入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落地等方面取得的明显成效。
近年来,西安市以“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按照从供给、需求“两侧着手”,强化高校院所、企业、服务机构“三方联动”,推动技术、产业、金融、保护“四层发力”的总体思路,聚力全方位挖潜、全要素支撑、全链条保护、全过程服务,积极探索高质量创造、高水平保护、高效益运用的知识产权发展“西安模式”。组织指导驻市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存量专利盘点,入库专利6.7万件;支持驻市高校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运营中心,提升核心专利创造和储备能力;常态化开展技术路演和供需对接活动30余场,推动专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依托西安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累计发布专利成果万余件、技术需求1200余项;在全国率先培育知识产权经理人,培育出以“远诺技术转移”等为代表的一批专利运营能力突出的“科技红娘”;引导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创新,扩大质押融资规模,成功发行西北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实施重点产业专利导航计划,“量身定做”产业细分领域专利导航15个;大力培育知识产权强企,全市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达到147家、省级217家;打造“秦创原IP示范园区”,首批5个园区授权专利的平均增长率超过90%,有效提升了企业“硬实力”。
截至2025年4月,西安市发明专利拥有量10.94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3.68件;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西安位列第18位,居中国上榜集群第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