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正文

我心目中最棒的老师|三尺讲台三十载芳华 仁厚庄小学李宁:用爱与坚守书写教育印记

2025年06月19日 14:16:46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三秦网讯(记者 郭子荻)在碑林区仁厚庄小学,教师李宁已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了三十余个春秋。从1994年投身教育事业至今,她以满腔热忱和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镌刻下不平凡的教育印记。

初登教坛,李宁便肩负起一年级班主任的重任,语文、数学教学“一肩挑”。那段岁月,每一天都被填得满满当当:天未亮即到校,组织早读、处理班务;白天连轴转于语文的浪漫诗词与数学的严谨逻辑之间;课间被学生团团围住答疑解惑;夜幕降临,当整栋教学楼归于寂静,唯有她的办公室灯火长明,批改完堆积如山的语数作业后,仍反复打磨教案,只为课堂更添几分精彩。这高强度的“双包”起步,让她真切触摸到了“教育的温度与重量”。

2003年,李宁迎来了执教生涯中第一届毕业班。她暗下决心,要尽全力帮助每一位学生。为此,她做出了令人动容的选择:每天下班后留下为学困生辅导功课,并将当时年仅4岁的孩子带到简陋的办公室同住。办公室里,凳子拼成了孩子的简易“小床”。夜晚,她一边为熟睡的孩子驱赶成群结队的蚊虫,一边专注地为学生讲解难题。她告诉记者:“尽管环境艰苦,但看到学生们一点点进步,心中满是欣慰,认为一切付出都值得。”谈及她的孩子,李宁老师红了眼眶,她向记者讲述:“孩子那是总是说我不够爱他,对他不够好,可我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因为我深知教育不是谋生的工具而是我要奉献一生的事业,也是我的信念所在。”

李宁的爱与关怀,细腻地播撒在每一位需要温暖的学生心田。她曾注意到学生张同学(化名)寒冬中衣着单薄破旧,冻得瑟瑟发抖。在了解到孩子的家庭背景后,李宁本能的是心疼,她特意为孩子购置了厚实的冬衣和干净衣物送到学校。在给自己孩子购置衣物时,也会给张同学买上一套。当崭新的衣服披在孩子身上,看到孩子眼中闪烁的泪光时,李宁更加笃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用爱为折翼的天使修补翅膀。”这份修补,不仅温暖了身体,更是在孩子心中种下了感知善意、理解关怀的种子。

守护学生的尊严同样是她行动的信条。学生李同学(化名)在课堂上不慎便溺,面对同学的嫌弃,他羞愧难当。李宁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带他清洗干净,并拿出自己孩子的备用衣物给他换上,轻声安慰“这没什么大不了”。在她毫无保留的接纳与保护下,孩子紧绷的身体放松了,眼中的恐惧被满满的感激取代。那一刻,被守护的尊严,化为最深刻的感恩教育。

平日里,遇到放学后无人接送的孩子,李宁不忍心看其独自等待挨饿受冻。她会牵起他们的小手,带他们去吃饭。这份“临时家长”的温暖,让他们懂得:世界虽有风雨,但善意与陪伴常在。这日常的关爱,如春风化雨,无声地教会孩子们什么是被爱,以及未来如何去爱他人。

回顾三十余载教育路,李宁将那些在办公室度过的日夜、为学生付出的点滴,视作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她庆幸选择了教师职业,并将继续怀揣热爱,在三尺讲台书写教育篇章。在她心中,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孩子寒夜里的提灯人,用温暖的光照亮前行的路”;是“孩子风雨中的避风港,为迷茫脆弱的心灵遮风挡雨”;是“破茧时刻的引路人,用耐心与智慧守护每一次成长蜕变”。她“以爱为舟、以心为桨”,在孩子们的生命长河中奋力书写着“比课本更动人的篇章”。她的故事,正是“让教育真正成为点亮生命的艺术”的生动实践。而她最欣慰的教育成果,莫过于看到一届届学生,带着从她这里汲取的爱与温暖,成长为懂得感恩、乐于传递爱的社会栋梁。这份爱的薪火相传,是她三十年芳华在讲台上绽放出的最动人光华。


【编辑:范丽娜】 【责编:张彦刚】
秦闻客户端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举报邮箱:shxiwxb@126.com     陕西舆论环境违规线索举报:029-8224311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03    陕ICP备05001925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64号

新闻热线:029-82244483    邮箱:sanqincom@163.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

中国互联网辟谣平台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