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正文

2025考试季(中考)语文试卷评析丨彰显语文核心素养 发挥学科育人功能

2025年06月21日 19:50:40

西安市航天城第二中学 高级教师 汤志丽

2025年陕西中考语文试卷评析2025年陕西中考语文试题,依据课程标准要求,体现素养立意,注重语文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在试卷结构、考查内容、题型设置上,保持的了相对的稳定性,同时稳中有变,变中求新,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综合性与实践性的融合,具体分析如下:

一、聚焦核心素养,彰显立德树人导向

试卷选材具有时代性、典型性、多样性。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集中体现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试卷以“青春 追光”为主题,搭建试卷框架,“积累运用”选用的唱响青春、悦览山河、拥抱时代,引导学生思考青春的意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选取了邓稼先许身国威壮河山、南京大屠杀铭记历史、砥砺奋进;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鬼子来了》老班长的形象、小战士的成长;诗歌鉴赏《满江红》中秋瑾的英雄胸襟,文言文阅读霍去病年轻有为,屡建战功;名著阅读《红岩》《可爱的中国》;作文收集自己“美”的证据等材料的选择,既是对先烈的缅怀,又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一套试卷,纵观古今、思接千载,关注学生心灵成长,学生既是在答题,又是一场灵魂的洗礼,试题以人文性、思想性、感染力彰显了语文教学“立德树人”的首要目标。

二、紧扣语言运用,考查学生基本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言,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第1、2题均需要阅读语段,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和辨析汉字的能力。第1题选择正确读音,考查学生规范、准确使用拼音的能力;第2题采用修改错别字的形式考查字形,主要涉及多音字、形近字。考查的词语均来自于课标要求掌握的3500个常用汉字,体现了对字词教学的重视。

第3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统编教材要求背诵的现代诗文篇目为依据,采用情景理解填空的形式,重点考查学生对经典诗文的准确识记、理解、运用能力。考查内容诗、词、文并重,古代现代齐备,考查学生对经典诗文的背诵、理解能力。

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查学生对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能力和辨析能力。通过课外阅读,考查课内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古代杰出人物的优秀品格,潜移默化地浸润学生的心灵,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突出问题设计,关注思维品质发展

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既是语文学科自身的要求,也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思维能力和语文运用能力是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第9题,在国家日益强大的今天,为何还要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综合四则材料,分别概括说明;第10题,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学生需对多则材料及调查统计表进行细致辨析,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概念理解、分析推断、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需具备信息的提取、概括、整合的能力。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第11题“阅读全文,请概括小战士四次对待枪的不同表现”,14题“小说匠心独运,“我们中的一员”这一叙述者在结尾处显现,有什么好处?”等题目,都需要学生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思维能力。符合《课标》中所说的“语文课程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的要求。

四、巧设真实情境,凸显语文学习实践

命题以情境为载体,依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其素养水平。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同时,语文学习还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其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打破课内学习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壁垒,使语文学习和社会实践建立起紧密联系。试题命制特别重视创设真实、丰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通过社会实践情境性问题和学习探索情境性问题考查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积累和运用”板块围绕“学校文学社将推出“青春 追光”专刊,巧妙设计学习活动,通过一系列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任务设置,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查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

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同时,面对各种复杂多变的问题和挑战,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来寻找解决方案。
总之,整套试题能准确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的核心素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编辑:钟雨琪】 【责编:薛诗彤】
秦闻客户端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举报邮箱:shxiwxb@126.com     陕西舆论环境违规线索举报:029-8224311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03    陕ICP备05001925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64号

新闻热线:029-82244483    邮箱:sanqincom@163.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

中国互联网辟谣平台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