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正文

2025考试季(中考)语文试卷评析丨贴近现实生活 凸显文化自信

2025年06月22日 08:17:29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空港实验学校教师 滑丽

2025年陕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处处渗透2022年新课标理念,以全面考查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宗旨,体现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试题设置“语言运用”“综合阅读”“审美表达”三大板块,突出语文课程的价值导向,难度及阅读量适中。作文依然是任务驱动型作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意在引导学生跳脱出校园,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真实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同时给足学生发挥自我特长的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体,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本套试题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了语文学科育人的功能,突出了语文的核心素养,发挥了教学导向作用,设置结构合理,采用了科学、灵活的考查方式,创设问题情境,落实陕西省中考语文“稳中求变”的循序推进原则。

一、突出立德树人宗旨,发挥语文学科育人功能

试题分为“语言运用”“综合阅读”“审美表达”三大板块,设计学生围绕“参加实践活动”“提升思维品质”“展现多彩生活”三个目标,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走进生活重实践、阅读过程重思维、学会写作赏美点,始终贯穿“生活中学语文”的观点。既注重培养学生建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又强化了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从学科角度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落实语文学科素养,考查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1.紧扣语言运用,增强文化自信。

首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第1、2题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识记和辨析汉字的能力。第3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统编教材要求背诵的现代诗文篇目为依据,运用“悦览山河”的情境填空形式,重点考查学生对经典诗文的识记、理解以及运用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更加充分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感受社会发展变化之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力。

其次,以“拥抱时代”为主题的语段修改中,考查复句、句子成分及语义的搭配与连贯,从语法积累、良好语感等多个考查点促使学生提升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培养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深厚情感。

再次,在“追求光华”的名著阅读中,要求学生以《红岩》《可爱的中国》作品人物为素材,撰写祭扫仪式誓词。这更是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测试,引导学生不仅要认真阅读名著,更要结合生活实际需要灵活运用语言文字,实现学习内容与语言运用的双重考查,以此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最后,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虚词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迁移能力、感悟能力和辨析能力。第15题考查四个常用文言文实词的含义;第16题考查文言四个虚词的不同用法;第17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能力,突出对关键词的理解和基本句式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学习古代杰出人物的优秀品格,潜移默化地浸润学生的心灵,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注重思维能力,提升综合能力。

非联阅读第8题,要求学生用材料二的内容提炼出邓稼先“中国脊梁”的具体表现;第9题总结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为何还要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这不仅仅是对文本信息的删选与提炼,考查学生理解运用的思维能力,更是引导学生的文化理解和文化参与,继承和弘扬中化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关注并参与当代文化生活,都具有一定价值意义。

另外,文学类文本阅读的12、13、14题,诗词赏析的20题,重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养成积极思考、崇尚真知、探索创新的学习习惯。

3.培养审美创造,涵养高雅情趣。

本套试题以诗文名句填空引领学生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到阅读题中认知邓稼先、我们连长、骠骑将军霍去病的人物精神美,再到书写校园外生活中的各类“美”,无不引导学生通过感受、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和生活,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涵养高雅情趣,建立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念。

三、注重生活情境创设,培养生活中学语文意识

“无情境不命题”,本套试题从“唱响青春”“悦览山河”“拥抱时代”“追求光华”的语言运用到“展现多彩生活”的写作,均在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学习语文,加强语文课本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的大语文观,加强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学会用真挚生动的语言描写生活之美,学会从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情境中来写作,进一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的意识。

四、体现跨学科知识整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力

在“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语文跨学科命题已经由2024年跨数学学科拓展到2025年跨道德与法治、历史等学科领域,从语言学习和运用及思维能力提升的立场出发来设计试题。2024年语文试题亮点之一,就是跨数学学科命制“算筹”,而2025年又将跨学科命题拓展到历史、道德与法治等领域。以“巴黎和会”“两弹一星”“中国旅游”“国家公祭仪式”等资料,引导学生认知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国惊喜、记忆传承、精神洗礼等不同角度,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爱国热情、强国骄傲的美好情感,让学生意识到全面学习各科知识必不可少,也因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力,让学生努力为成长成优秀的强国接班人不懈奋斗。

五、明确引领教学方向,科学指导教学实践。

首先,本套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的考查。启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既要扎实打好学生的知识基础,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指导学生将课内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提升。

其次,试题通过选取贴近生活、富含历史文化底蕴和反映社会进步的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以及历史文化,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启示我们在教学中探索传统文化内涵,融入时代元素,与时俱进,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和文化自信,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再次,试题通过创设情境或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更考查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示我们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努力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与跨学科学习融入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深入思考,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推动语文教育质的提升。

总之,2025年语文中考试题在内容上贴近现实生活,凸显文化自信,在形式上稳中求变,注重知识运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试题为初中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引领着广大语文教师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助力语文教学再上新台阶。

【编辑:许可】 【责编:吕媛媛】
秦闻客户端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举报邮箱:shxiwxb@126.com     陕西舆论环境违规线索举报:029-8224311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03    陕ICP备05001925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64号

新闻热线:029-82244483    邮箱:sanqincom@163.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

中国互联网辟谣平台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