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渭南 /正文

“毒虫”变“金虫”

2025年07月18日 17:05:40 来源:渭南日报

长久以来,蝎子因其毒性,令人望而生畏,但在韩城市龙门镇西原村,蝎子却被大家当成“宝贝”。
  7月16日,在西原村旁的韩城九坤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场蝎子育肥间里,空气潮湿温热,一只只小蝎子正在一层层蛋托里爬来爬去,场长贾东峰正在查看蝎子的生长情况。“温度一般要在33℃到37℃之间,湿度也要控制在60%至70%,控制好温湿度,一点都马虎不得。”贾东峰一再强调。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和养殖经历,这名西原村的农家汉成了养蝎能手。因为蝎子的药用价值,西原村则通过发展特色蝎子养殖,蹚出了一条产业兴农的新路径。
  2024年年初,为了促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西原村“两委”干部通过多次考察,结合区域情况,决定发展蝎子养殖产业。
  蝎子养殖投资较高,且具有一定风险,为此,西原村决定先由村“两委”干部联合投资开展养殖,等运行平稳、取得效益后,再带动群众参与。2024年3月,养殖场开工建设,当年12月建成。从今年1月先后分批引进150公斤种蝎进行繁殖,并同步养殖黄粉虫,保证蝎子的饲料供给。
  “蝎子从出生到成蝎需要经历6次脱皮,在脱皮时十分娇弱,所以我们现在采用群体养殖、单独脱皮的方式,配备有2个种蝎房、1个产房、3个育肥间以及2个脱皮间等,满足蝎子生长的各个环节。”说起蝎子养殖,贾东峰如数家珍,“通过控制环境条件、养殖密度以及营养供应,现在7至8个月时间幼蝎便可长成成蝎。”
  养殖场的建成投用也让西原村不少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村民高建侠对自己的工作十分满意:“主要就是分拣快要脱皮的蝎子,活不累还干净。工资按小时算,时间灵活得很,家里的事儿、地里的活儿一样不耽误。这样下来,一个月也能挣上近2000元。”
  “前期我们出售了一部分产后的种蝎,收入7万元。到10月份左右,我们的幼蝎也将长成,按照每公斤600多元的市场收购价,今年的纯利润能有20余万元。”贾东峰告诉记者。
  “从前期的考察学习,到紧锣密鼓建场,再到如今蝎子养殖基本成功,我们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西原村党总支书记张金安说,“现在有了好基础,下一步我们打算扩大养殖规模,带着更多的乡亲一起干,让大家日子越过越红火。”

来源:渭南日报 【编辑:荆学慧 见习编辑:李嘉诚】 【责编:张彦刚】
秦闻客户端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举报邮箱:shxiwxb@126.com     陕西舆论环境违规线索举报:029-8224311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03    陕ICP备05001925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64号

新闻热线:029-82244483    邮箱:sanqincom@163.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

中国互联网辟谣平台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