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一下雨,路上的积水能没过脚面。现在好了,大雨过后路面干干净净,看着真舒心。”近日,家住汉台区东关街道东塔新村的李阿姨感慨道。这番朴实话语,道出了居民们对社区变化的真切感受。
作为典型的城中村,东塔新村地势低洼、管网老旧,“雨季看海”曾是困扰居民多年的顽疾。
变化的契机源于东关街道组建的“火种计划”小组的“主动敲门”。小组成员主动下沉网格,敲开居民家门倾听诉求、摸排实情,内涝这个长期“痛点”被清晰地捕捉到。
针对收集到的精准信息,东关街道迅速行动,联合住建部门展开三轮实地勘察,最终确定了“疏通150米老旧管道+新建1个沉淀池”的综合治理方案。经过一个月的连续奋战,该路段管网淤堵、路面积水的“老毛病”得到根治。如今,东塔新村经过多场大雨考验,路面清爽如常。
而这,仅仅是东关街道“火种计划”小组创新网格服务模式,将“被动响应”转变为“主动问需”、精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一个缩影。
自“火种计划”启动以来,街道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火种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实施方案。组建的3支小组围绕高质量发展、基层党建、消费维权、城市管理等重点领域,深入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和前沿理论。通过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开展讲座赋能提升,同时组织案例分析研讨会总结高效工作技巧。
如今,“主动敲门”已成为“火种计划”小组的常态化服务模式。小组不仅主动谋划推动老旧小区燃气管网更新、历史文化街区文物旅游设备更新等项目落地,还依托“主动敲门”健全网格流程。通过结合“书记项目”强化党建引领,实现了群众需求的精准识别与闭环管理,有效提升了治理效能。服务触角不断延伸,推进维权网络“五进”工程,建立联动机制高效处理纠纷。
截至目前,该小组为行动不便群众提供代办服务7次,解决内涝治理、困难帮扶、设施维修等民生实事4件,惠及居民7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