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安 /正文

泾渭之夏

2025年07月24日 19:19:35 来源:西安晚报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泾河渭河清浊交汇的奇观留下了诸多成语,泾渭分明、泾渭同流、泾渭不分……在我们高陵人的记忆里,家乡的泾河渭河很美、很美……

泾渭最美在夏天,也最诱惑我们男孩子。“泾清渭浊”还是“泾浊渭清”,对于我们不重要,我们光着脚丫,跑到河滩去游泳。河滩有篮球场、足球场一般大的不规则椭圆形的水塘,那是挖沙后留下的巨坑。坑里蓄满了水,太阳照得清爽爽的,一点不冰凉。我们扑进水里,像鱼儿一样,钻上钻下,来回畅游。连鱼儿也跃出水面凑热闹。有的鱼个头很大,有的鱼金黄金黄的,都摇头摆尾,一会儿露出水面,一会儿潜入水底。我们捡起石块,打水漂。青蛙扑通扑通跳进水里,水塘顿时泛起一圈圈涟漪。平时静得像一面镜子的水塘,此刻像欢迎回家的小主人,整个都活泛了起来。

小时候分不清泾渭三角洲的水塘到底属于泾河还是渭河,但我们能辨别出水塘分三种。一种水底是泥土,水会很快被搅浑,游得人身上裹满了黄泥水,刚好能防晒;一种水底是砂石,水一直保持清澈,刚好回家之前用来洗身子,免得父母在光脊背上用指甲划一道印,就知道有没有下河。还有一种是“鸳鸯锅”,水底既有泥土又有砂石,这种比较危险,尽量避开。对于下河游泳,我们总是被父母训斥,轻了挨顿批:“又去下河了?不知道危险吗?”重时父母会抄起笤帚追着我们打。

除了游泳,我们男孩子在河边常做柳笛,吹口哨。女孩子呢,更喜欢采野花、挖野菜,砸花汁、染指甲……

泾渭河两岸长着高高低低成片的白杨树、柳树。春暖花开,绿油油的柳条儿长出新叶,一枝枝、一条条,随风摇摆,柔软得像女孩子的腰身。我们折几支柳条儿,盘一盘,做成草帽,献给未来的“媳妇”;再剪一段,两三寸长,用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捻,又拧一拧,抽出光杆儿,捏一捏脱落下来的绿柳皮儿,裁齐,刮掉一端绿皮,放进嘴里,吹“口哨”。柳笛是我们乡村孩子们最喜爱的乐器,简单好做,谁都会做,轻轻一吹,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婉转、悠扬,可以传出很远。郑智化的《水手》,张雨生的《大海》,还有被我们争得面红耳赤的“四大天王”的歌,能传唱很长时间,也让情窦初开的女孩们脸红好一阵子。

柳笛声声脆,鸟儿飞来听。这时候,崖沙燕就飞来了,在河畔的土崖上筑巢安家。崖沙燕,头部、背、两翼及尾部呈羽褐色或砂灰褐色,下体白色,喉部到侧颈是白色,胸部一条灰褐色的横带,形成了醒目的“领环”,像打了一条领带。它们盘旋在水面,低空飞翔,轻快敏捷,最善于捕捉水面的低空飞行昆虫,如蚊、蝇、虻、蚁等,而且边飞边叫,吃饱了就回家生蛋、孵幼鸟。它被誉为“生态精灵”,记得常常成百上千只出现在泾渭河畔,连同几只朱鹮,经常被摄影爱好者拍摄到。我们小孩会吹着柳笛,小鸟儿一听见哨音,不一会儿,飞来几十上百只。蔚蓝的天,雪白的云,鸟儿在碧空水波中上下飞旋。河面呢,野鸭也飞来了,在河面游玩嬉戏,时而将头埋进水里,时而浮出水面,时而飞上天空,快乐像传染了整个泾渭河,欢畅地唱起歌,打着旋,往前向东流。

小时候,河边的野鸭真多,河里的鱼也真好捞。沙滩的水塘大大小小,几百上千个,只要有一汪水,一群群野鸭就在河边草丛里做窝、生蛋。我们玩累了,饿了,就盯上了小野鸭和小鱼虾。我们分成两队,一队翻草丛,寻野鸭仔、鸭蛋;一队找到丢弃的破渔网,选好位置,跳进没过膝盖的水塘里,捞鱼。女孩子帮忙找来小树枝、干草丛。

两河自西向东,潺潺地流,汩汩地流,尤其盛夏大雨过后,河水上涨,水塘满,鱼儿自然多。而岸边水草被冲倒低伏,窝更好找。有一次运气好,还逮住一只甲鱼。

有了胜利果实,我们围成圈,点燃篝火,架起烂锅破瓢,或煮,或烤,还未等完全熟,一阵阵野生香味就馋得人口水直流、咽唾沫。小伙伴们一起分享,抢在嘴里,吸溜吸溜,砸吧砸吧,味觉和味蕾里的回忆,从童年一直记忆到现在。

十里泾渭河,万亩沃野滩。这富饶的土地和河流,给家乡的人们带来千百年来多少丰衣足食的日子。即使寒冬到来,还有岸边大树,一下雪,枝头挂满了晶莹剔透的串串白花,这是属于北方冬天特有的景致——雾凇!

半个世纪快过去了,如今的两河风景越来越美,河水清澈,岸边风景四季如画,可童年欢声笑语和哗哗的流水声,已渐行渐远了。儿时的两河之美,只能像一幅年代久远的画,刻在记忆里,甜在睡梦里,伴随着童年的“柳哨”声,飘荡在泾渭上空。

来源:西安晚报 【编辑:舒悦峰 见习编辑:李嘉诚】 【责编:荆学慧】
秦闻客户端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举报邮箱:shxiwxb@126.com     陕西舆论环境违规线索举报:029-8224311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03    陕ICP备05001925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64号

新闻热线:029-82244483    邮箱:sanqincom@163.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

中国互联网辟谣平台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