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6时许,在大荔县冯村镇船舍村,工作人员正在操作挖掘机对河堤进行加高加固。见习记者 马周宁 记者 张向辉 摄影报道
见习记者 程宇婷 记者 种艳
7月26日10时30分,北洛河的洪峰裹挟着泥沙奔涌而至,渭南大地上,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防汛救灾战役打响。
1.5万余名群众的安全转移,零伤亡的硬核答卷,既是党委政府以科学预警机制织就“防护网”、以高效应急响应跑赢洪峰、以周密撤离部署筑牢生命防线的生动实践,更是广大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坚守一线、以初心使命守护万家灯火的忠诚写照。
提前部署 织密“防护网”
渭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本次北洛河超警戒洪水防御工作,提前作出有力安排部署。7月25日,市委、市政府连夜安排市防指紧急成立北洛河防汛抢险指挥部,专项指挥洪水防御。市防指牵头抓总、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市防汛办召开水情汛情会商研判会,专题视频调度沿洛河四县(白水县、蒲城县、澄城县、大荔县),指向性发出风险预警提示,强调具体措施;当天17时,市防指启动北洛河Ⅲ级防汛应急响应。
7月26日,市级各相关领导赶赴一线对重点部位防御工作检查指导。
气象、水文部门及时发布雨情水情预警预报信息。市应急管理局4个防汛督导组下沉沿洛河四县,并调动市消防救援支队、市应急抢险综合救援队和市防汛抗旱物料储备中心开展抢险救援准备工作,市县两级应急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取消周末休息时间,全力投入防御工作……
市水务局派出3个工作组一线指导;陕西黄河河务局、省江河水库工作中心派出专家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武警支队检修物资器材,全员备勤;交通、自然资源、文旅部门对沿洛河22处桥梁、6处地质灾害点、2处景点进行封停管控;市级包联牵头部门组织包联组深入包联县协助指导防御措施落实,形成洪水防御整体合力……
跨部门的协同在这一时刻无缝衔接,编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安全“防护网”。
县区攻坚 各出实招
及时转移周边群众,备好备足应急物资,加大河道巡查力度……
预警信息发出后,渭南市沿洛河四县迅速行动,全力做好防御应对工作。
白水县:多方联动守护安全
“走,到时间巡查了。”7月26日10时20分,白水县史官镇工作人员徐小保、狄张锁沿着河道仔细巡查。10时30分,洪峰抵达白水县。全县16处卡点的值守人员已连续奋战十几个小时。
为应对此次洪峰,白水县成立北洛河防汛抢险指挥部,设5个专项小组,县级包联领导下沉指导,镇办干部驻村巡查。同时,水务、气象等部门加强与上游联动,前置抢险力量和物资;对护岸、涉水工程等进行巡查并停工撤人;交运部门排查重点路段,洪峰过境时对狄家河、张家船两座洛河大桥实施交通管制。
蒲城县:科技助力全面巡查
“我们共出动8架无人机,目前飞了60多次。”蒲城县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王涛介绍,他们充分运用无人机对重点区域开展全覆盖巡查排查,及时掌握沟道行洪状态、地质地貌变化等关键信息,全面精准识别潜在安全隐患,为提前预防、应急处置提供支撑。
同时,蒲城县还抽调公安、消防及社会救援力量共285人组成救援队伍;调配20余辆(台)抢险机械设备、3艘充气皮艇;储备抢险物料、排涝设备等4大类50余种12万余件防汛物资,确保一旦出现险情能够迅速应对。
澄城县:以汛为令迅速行动
7月26日14时,当28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冲击着澄城县境内的堤岸时,11户43名群众早已被安置妥当,4处道路桥梁也被采取交通管制。
为防范应对此次洪峰,7月25日15时,澄城县政府召开了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17时,组织召开北洛河洪水防御部署会;19时,启动北洛河Ⅲ级防汛应急响应。
此外,澄城县成立北洛河防汛抢险指挥部,设7个专业指挥部,包联县级领导、部门及镇村共计321人参与督导、巡查、管控等,前置挡水沙袋、装载机、救生衣等应急物资,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大荔县:万余人安全转移
清滩1160人,转移安置群众4040户14918人……
接到预警后,大荔县21名县级领导、57个县级部门及142名科级干部全部下沉一线,与2343名镇村干部一起,共同完成万余人安全转移。
与此同时,一场与洪水抢时间的工程也在进行。474眼机井被紧急封堵,16处穿堤建筑被加固,88个抽水设施被拆除。320名警力在河岸巡逻严防群众回流。对围堤缺口等关键部位进行封堵加固,针对险工险段,调集5组抢险队,出动18台挖机、50辆工程车,72名水务技术人员分赴重点区域指导处置。
转段备战 积极善后
7月27日17时30分,南荣华水文站检测到洪峰流量为768立方米每秒,各部门的工作焦点将从“迎战”转向“善后”……
截至记者发稿时,水势已经平稳,但堤防上的守护并未停歇。巡查人员仍在仔细排查每一处堤岸,技术人员忙着评估水利设施受损情况,工作人员继续在安置点提供服务。
从应急响应到积极防范,从冲锋在前到善后保障,渭南市广大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深刻内涵,他们用无畏坚守与默默付出,守护着洛河两岸这片土地上的生机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