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紧扣《陕西省养老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聚焦养老服务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数据显示,2024年末,陕西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887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22.4%,意味着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位老年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至关重要。
自2023年1月1日《条例》施行以来,陕西省将《条例》规定细化为70余项工作任务推进落实。省政府发布省级基本养老服务清单26项,省级部门配套制定30余份政策文件。通过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陕西正努力让“银发族”安享幸福晚年。
织密“家门口”的养老服务网
“这里的饭菜口味清淡、花样多、实惠,适合我们。”高陵区通远街道的朱修全老人是“高·幸食堂”的常客,临近中午,他和老伴儿带着饭盒来到这里用餐。这样的便利,源于陕西省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持续发力。
居家养老是陕西省绝大多数老年人的现实选择,如何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幸福养老?省民政厅介绍,目前正在加快构建区县、街道、社区相衔接的居家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宝鸡、咸阳等9市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临渭区、扶风县入选国家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项目。针对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实施“安心助餐”专项行动,将助餐服务设施纳入“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累计下拨1.06亿元用于老年助餐“奖补”,新建老年助餐点近5000个,4527家养老服务设施开展助餐服务,过去一年服务超140万人。
对失能、半失能老人来说,洗澡是个难题。“老人线上下单助浴服务,像约网约车一样便捷。”省民政厅负责人说,目前陕西省已建成“智慧养老”一体化平台,汇聚线上线下资源,精准对接需求和供给,为老年人提供助浴、家政、陪诊等服务。
省发改委负责人说,针对农村养老短板,将资源集中向农村倾斜,农村互助幸福院达到12179家,覆盖73%的行政村,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健康守护有“医”靠
7月下旬的一个清晨,灞桥区十里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带着病案和巡诊箱,准时来到李家堡社区居民李富年老人家查体、指导锻炼。“在家就能享受到这样的服务,太方便了。”老人说。
省卫健委介绍,全省已组建13764个家庭医生团队,将基本公卫项目经费人均补助标准的10%用于开展签约服务,优先将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重点签约对象。建设546家医养结合服务中心,连续两年为8.9万余名失能老年人上门提供健康管理、健康评估、健康服务和健康咨询。全省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90.29%,152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累计服务超8.1万人次。
省医保局表示,目前全省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数量已从2023年的87家增加至238家。29项符合规定的医疗康复项目及221种中药配方颗粒也已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打造高质量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应对老龄化,需要高质量人才队伍支撑。省人社厅介绍,陕西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政府补贴性养老服务人才培训,2023年以来培训10.79万人次。针对养老服务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揭榜挂帅”,加大市场紧缺的养老服务高技能人才培养输送,2家“中榜”机构今年定向培养600名养老护理员高级工。
为提高从业人员整体技能水平,陕西省赋予企业充分自主权,支持养老服务龙头企业面向上下游企业开展技能评价工作,目前全省有107家企业和机构可以开展养老服务技能等级评价业务,2023年以来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3.17万人次,大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得到技能提升,促进了养老机构提高服务品质。推动“技高者多得”,指导养老服务行业企业将职业技能等级作为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优化技能人才工资结构,逐步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相匹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省教育厅介绍,全省共有86所高校和中职学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19个,在校生5万余人。支持职业院校联合本科高校、头部企业形成产教融合合力,打造陕南生态康养、智慧养老等6个与养老服务相关的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与企业深度合作提升育人成效。鼓励学生考取养老护理员等职业资格证书,近3年有8700多名在校学生获得老年保健、养老护理员等职业资格证书或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促进了就业质量提升。
丰富老年旅游供给
“坐着专列去旅游,既免去了旅途的舟车劳顿,还能近距离欣赏冬季秦岭沿线别样的自然风光,舒心!”回忆起年初乘坐今年首趟“丝路号”环秦岭银发旅游专列的经历,65岁的西安市民张大爷不禁感慨道。
省文旅厅介绍,陕西聚力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建设,着力推进8条文旅产业链群建设,其中,以陕南三市、秦岭地区、西安、铜川等地为重点,以柞水县云山湖、山阳县天蓬山寨森林康养项目、留坝县康养度假项目等一批康养旅居项目为抓手,重点推进生态康养特色产业群建设。
在强化老年旅游市场供给方面,2025年4月出台相关方案,错峰开行西安至铜川、凤县、陕南三市以及广西巴马、广东闽南、港珠澳、黄山、恩施等86趟旅游专列,服务旅客7.3万人次。陕西旅行社协会针对老年旅游市场,开发了多条老年长线旅行专题线路产品,同时还常态化推出了周边游旅游线路。
在适老化服务提升方面,持续推进118个公共图书馆、119个文化馆、2万余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适老化改造,配备老年阅览室、无障碍设备、老年群体专属答疑引导志愿服务台等设施。全省A级旅游景区全面落实对老年群体优先和门票优惠政策,完善无障碍步道、第三卫生间等基础设施,设立爱心休息区,配备老花镜、放大镜等,为老年群体游览提供便利。
从居家照护到健康保障,从人才支撑到精神文化,陕西正以《条例》为纲,织密养老服务保障网,让887万老年人的“夕阳红”更加温暖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