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马佩佩 通讯员 毛淑漪 张艺馨)日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围绕7月份赴西咸新区开展的“互助式养老”主题调研活动举行了总结交流,团队成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调研,让他们对农村养老现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他们毕业后服务基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决心。

记者了解到,7月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西咸新区开展了“互助式养老”主题调研。活动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余澍带队,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志愿服务等形式,系统考察当地农村互助养老的组织生成机制及运行过程,为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收集了一手资料。
调研团队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太平镇深入了解当地养老服务现状。太平镇全镇3万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20%,约6000人,是典型的老龄化乡镇。全镇现有养老院床位仅能满足20余人入住,配餐中心每日为100余名老人送餐,每人每月200元的餐费叠加政府与企业补贴后,实现了低价普惠。
太平镇魏村党支部书记刘超选介绍,村中互助式养老目前面临最大的困难是资金和工作人员。养老院的设施维护、志愿者补贴都需要资金,专业护理人员更是招不来、留不住。
调研活动负责人张艺馨表示,“本次调研是‘农村互助养老’系列研究的重要环节,团队将对调查结果进行实证分析,提炼农村互助式养老组织的生成机制与运营逻辑。”
调研活动指导老师余澍表示:“调研成果将为破解农村养老资源不足、服务单一等问题提供实践参考,助力构建‘政府引导+社区搭台+邻里互助’的可持续养老模式。”
记者了解到,7月13日至2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千万工程”调研队还曾赴咸阳市礼泉县开展“乡村振兴”主题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