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安 /正文

“心羽家园"里爱与希望接力

2025年08月12日 16:54:34 来源:西安晚报

常向阳正在陪“心羽家园”里的一名孩子玩玩具

“常妈妈,常妈妈,吃饭啦!”8月11日中午12点刚过,7岁的涵涵丢下手里的玩具,迈着轻快的小碎步跑向常向阳,亲昵地拉着她往厨房走。

一进厨房,暖意扑面而来。涵涵、荣荣几个孩子围坐在特意准备的矮桌旁;常向阳则和几位患儿妈妈围坐另一桌,碗筷轻碰的细碎声响里,温馨的午餐时光悄然开启。这里是“西安慈善心羽家园”——一处为外地来西安求医的大病患儿家庭提供免费食宿的港湾,为无数在困境中挣扎的家庭,点亮了前行的微光。

组建“心羽家园”源于一次偶然经历

故事要从2017年说起。那时常向阳还在医院做志愿者,一天,她在走廊里碰见一位瘦弱的老人蜷缩在地面上,身下只垫着一层薄薄的毯子。细问才知,老人的孙子患了白血病,高昂的治疗费早已掏空家底……听完老人的描述,常向阳心头一紧,试探着问:“要是西安有地方能免费给你们吃住,您愿意来吗?”老人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诧异,随即苦笑:“妹子,你年纪不小咋还说胡话?人家躲咱都来不及呢。”随着一声长叹,两人的对话戛然而止。然而,此时常向阳心中却萌发了一颗种子——她要为这样的家庭建一个“家”。

不久后,与西安市儿童医院仅一街之隔的“心羽家园”正式落地。开园第一天,常向阳就立下规定:凭困难证明入住的家庭,分文不收;其他确诊家庭凭诊断书,可免费领取米面油等物资。

可起初,没人敢信这“天上掉馅饼”的事。“质疑的眼神、冷言冷语都受过,最难时一个人躲在楼道里哭,哭完了抹抹脸继续干。”常向阳说起往事,眼圈微微泛红。

家园里的孩子,多被血液肿瘤、胆道闭锁、脑瘫等重疾缠上。最小的孩子刚满月,裹在襁褓里嗷嗷待哺;最大的孩子14岁,本该在校园里挥洒青春,却要一次次躺上病床。最忙的时候,14个家庭同时住在这里,常向阳每天要忙15个小时以上。哪个孩子术后需要特殊护理,她手把手教家长做;哪位妈妈被压力压垮崩溃大哭,她就默默递上杯热水,做个耐心的倾听者。日子久了,连医生都常对困难家属说:“去马路对面找常姐,她能帮衬。”

被温暖过的人成了温暖的传递者

8年时光流转,“心羽家园”已为2500多个从全国各地奔赴西安求医的家庭,撑起了一片遮风挡雨的屋檐。

被温暖过的人,也成了温暖的传递者。患儿家长们自发分担家园家务,还组团去社区做志愿服务。

慢慢地,“心羽家园”的故事被大家熟知。医生、幼师、民警、高校志愿者、西汽雷锋车队……越来越多的人循着暖意而来,加入这个大家庭。

陕西师范大学的志愿者赵子娟已经在这里服务了近3年,她说:“跟这些孩子相处,哪是我们帮他们啊,明明是一起成长。他们的坚强,比任何道理都有力量。”

如今,除了免费食宿,家园还根据患儿家庭的需求慢慢拓展服务:每天的“小白课堂”上,专业老师给孩子们辅导功课、做艺术疗愈,让他们不会因治病耽误成长;“心羽宝贝看西安”公益项目里,孩子和家长们在志愿者陪伴下逛公园、看博物馆,在熟悉城市的过程中释放压力、疗愈心灵;医患交流会、家长板凳会,让病痛中的家庭总能触摸到生活的光亮。

众人一并托起孩子们的希望

今年8月初,常向阳入选全国“最美志愿者”。面对这份荣誉,她始终带着温和的笑意:“这家园是大家一起凑起来的,孩子们的希望是全社会托举的成果,我就做了点分内事,该谢谢所有的好心人。”说着,她转身指向家园一角的储物箱:“你看这个‘生命加油箱’,里面都是患儿入仓治疗的必需品,这些物资的费用,全是志愿者们一起捐的,为有需要的患儿家庭送去免费的入仓治疗必需品。”

话音刚落,看到4岁的患儿森焱独自在床上玩耍。常向阳顾不上坐下来歇会儿,径直走到森焱床边,拿起积木陪她搭起了小房子。森焱去年确诊肿瘤,已在“心羽家园”住了一年多。森焱的妈妈陈萍红着眼圈,声音带着哽咽:“孩子刚查出病时,我觉得天都塌了。在常姐这儿,不光吃住不愁,心里也像有了个稳稳的靠头,非常踏实。”

下午一点多,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家园。常向阳正和志愿者们围坐在桌前,低头细细打磨周四医患交流会的流程表。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却又满含着对未来的笃定与期许。      

来源:西安晚报 【编辑:荆学慧 见习编辑:李嘉诚】 【责编:张彦刚】
秦闻客户端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举报邮箱:shxiwxb@126.com     陕西舆论环境违规线索举报:029-8224311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03    陕ICP备05001925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64号

新闻热线:029-82244483    邮箱:sanqincom@163.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

中国互联网辟谣平台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