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咸阳 /正文

泾阳:绘就文明新画卷 共筑幸福家园

2025年08月12日 18:13:06 来源:咸阳日报

泾阳县举办2025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启动仪式暨学雷锋志愿服务集中示范活动。


泾阳县举办2025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启动仪式暨学雷锋志愿服务集中示范活动。


实习记者 狄祎婷 文/图

在关中平原腹地,泾惠渠水滋养着的泾阳大地,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浩荡新风,书写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崭新篇章。

今年以来,泾阳县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等工作,为泾阳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丰润道德滋养。

家风传承树典范 道德建设育新风

7月25日,在中张镇庙底村,76岁的王强泰在院子里给4岁的曾孙子讲故事。这个四世同堂的普通农家,历经半个世纪,始终坚守着“公心、勤勉、孝道”,将其融入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传承着文明好家风。

在王家客厅的玻璃柜里,几本泛黄的日记本格外引人注目。“1997年8月15日,晴。今日验收三组U型渠,发现工程队上报的工程量数据不符,还需核查……”翻开日记本,王强泰的字迹遒劲有力、密密麻麻。当年为解决庙底村农田灌溉问题,时任该村村委会主任的他,连续三个月吃住在工地,用自行车驮着水准仪丈量渠道,甚至跳进泥浆亲自示范砌砖标准。王强泰说:“集体的钱一点都不能乱花,当干部就要一心一意为群众办事。”

“爷爷说,当干部的手要干净,当家长的心要方正。”王强泰的小孙子王囤摩挲着日记本封皮说,2013年,他参军入伍时,爷爷将一本承载着家训的日记本塞进他的行囊。如今已是排长的他,仍然保留着在部队写日记的习惯,他在扉页写着:“像爷爷守护村庄那样守护祖国”。

“父亲用行动教导我们,无论在哪里,都要坚定自己心中的信仰。”小儿子王光军说。在父亲的影响下,王孟军、王光军兄弟俩也在生活中为人正直、待人和善,在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2019年,因工作出色,王光军被咸阳市委巡察办评为“优秀巡察干部”。

今年以来,泾阳县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咸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阐释宣传力度,印发宣传彩页和各类倡议书5万余份。同时,制作好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事迹宣传展板,充分发挥好“流动好人馆(榜)”作用,开展基层巡展宣讲活动10余场次。在“中国泾阳”和各单位部门微信公众号集中推送展播,累计浏览点赞6万人次,形成了“礼遇好人、学习好人、争做好人”的浓厚氛围。今年5月,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泾阳县中张镇庙底村王强泰家庭荣获“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志愿服务暖民心 新时代文明实践润心田

今年3月5日,泾阳县2025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启动仪式暨学雷锋志愿服务集中示范活动在泾干湖公园广场举行。活动现场,60余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单位共设置了科技科普、医疗健康、政策宣传、法律援助、便民惠民等8个志愿服务集市,为市民开展义诊、免费贴膜、急救知识教学、法治宣传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今年以来,围绕“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1+7+N”主题,泾阳县精心策划开展“新生活 新风尚 新年画”美术创作展示、“灵蛇献瑞 福满泾阳 百人送福”义写春联、“银龄童心”同爱阅读、“点燃梦想·才艺绽放”庆“六一”少儿书画展等有温度、有深度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举办泾阳县2025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启动仪式暨学雷锋志愿服务集中示范活动,用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以“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为主题,深入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系列活动,实施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开展送文化、戏曲、电影下乡等活动600余场次。

移风易俗破陈规 文明之花遍乡野

今年4月初,为宣传文明祭扫,弘扬时代新风,破除祭扫陋习,推动移风易俗,安吴镇开展“文明祭扫树新风”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温情引导、发放鲜花等举措,推动辖区群众以绿色低碳方式追忆先人,让传统节日绽放现代文明之花。

各村充分利用宣传横幅、大喇叭播报和微信群转发等方式向群众宣传通俗易懂的文明祭祀口号,以简洁有力的文明标语提醒大家摒弃陋习,引导文明祭祀新风尚。群众张有为说:“每天路过看到这些标语,潜移默化中就记住了文明祭祀的重要性。”

“与前几年相比,大家的祭扫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王家村村民说,以前扫墓祭祀点蜡烛烧纸钱容易引起火灾,现在改用鲜花,这种形式既环保又安全,大家也非常支持。

安吴镇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和引导,推动文明祭祀理念深入人心,以务实举措让文明新风落地生根、让清明更“清”更“明”,为乡风文明建设注入新活力。

今年以来,泾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组建“多元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进村入户向群众宣传《移风易俗倡议“六章”》《移风易俗树新风“十抵制、十提倡”》《倡导文明礼葬指引》等,并赠送移风易俗文创宣传品。开展“弘扬时代新风 共筑美好生活”文明实践移风易俗赶大集示范活动,设置政策宣传、移风易俗、安全教育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通过有奖问答、互动游戏等方式,让群众在逛集市的同时理解文明、感悟文明、实践文明。

基层治理创新路 新时代文明实践促和谐

在社区治理中,邻里纠纷、矛盾摩擦时有发生,能否妥善化解,关乎社区和谐稳定。今年以来,泾阳县泾干街道鑫园社区创新打造的鑫安调解室,以“巡诊家家到”行动为有力抓手,通过一次次精准高效的调解实践,不仅为当事人解开“心结”,更成为推动社区治理精细化、增强基层治理效能的鲜活注脚。

3月28日,辖区居民石某与王某,因电动车停放等问题产生争执,冲突升级致石某受伤,经伤情鉴定为轻伤二级,鼻梁骨粉碎性骨折。矛盾出现后,城关派出所民警推荐两名当事人来到泾干街道鑫安调解室,调解室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秉持公平公正、邻里和谐为先的原则,介入纠纷调解。经过调解员耐心疏导,双方达成和解,王某承担石某医疗费等相关费用,以实际行动弥补伤害,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当晚,鑫安调解室调解员的电话铃声再次响起,辖区居民曹某与黎某两家人前期因邻里琐碎事发生争执,积怨成疾,矛盾再次升级,曹某请求调解。经过调解员两个多小时的耐心沟通、法理讲解,双方当事人及子女终于和解,相互致歉。

服务群众无小事,这两件纠纷调解是鑫园社区践行“小事不出社区、矛盾就地化解”治理理念的缩影。鑫安调解室工作人员用专业、耐心的服务态度,为居民排忧解难,让冲突化于无形,让和谐重回邻里。

今年以来,泾阳县结合基层治理“巡诊家家到”行动和打好“八场硬仗”任务等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开展“文明实践+理论宣讲”点燃新时代文明实践内动力、“文明实践+党建引领”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红、“文明实践+关心关爱”共绘新时代文明实践幸福图、“文明实践+传统文化”铸就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风尚、“文明实践+多元共治”共筑和谐“同心圆”等活动,探索形成了“家门口服务”“鑫安调解”“银龄送餐”等“文明实践+”常态化服务,为基层治理赋能添彩,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从王强泰家的四世同堂到鑫安调解室的“和为贵”,从学雷锋志愿集市到清明祭扫新风尚,泾阳县正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笔,在三秦大地上描绘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这股文明新风,既承载着千年古县的文化底蕴,更彰显着新时代新泾阳的精神追求。

来源:咸阳日报 【编辑:荆学慧 见习编辑:李嘉诚】 【责编:张彦刚】
秦闻客户端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举报邮箱:shxiwxb@126.com     陕西舆论环境违规线索举报:029-8224311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03    陕ICP备05001925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64号

新闻热线:029-82244483    邮箱:sanqincom@163.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

中国互联网辟谣平台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