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31日至8月8日举行的2025年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暨旬邑县“清凉一夏”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期间,一场由团县委、县教育局、县少工委联合组织的“青春助力文旅兴 志愿托举古豳美”志愿服务活动同步开展,近千名青年教师、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用热情服务为这场活动增添了别样风采。
活动首日,天微亮,志愿者已集结完毕。经过负责人的分工,他们迅速奔赴各个岗位:入口处的引导员手持简易路线图,为初来乍到的观众指明方向;功能区的咨询台前人来人往,志愿者清晰解答关于场次安排、休息区位置的各类疑问;人流高峰时段,他们穿梭在人群中,轻声提醒大家注意脚下安全,主动搀扶步履蹒跚的老人。舞台侧方,他们帮演员递水整理服装;观众席旁,他们随手捡起散落的纸屑……这些“红马甲”的身影始终活跃在需要的地方,将周到服务融入活动的每个环节中。
除了志愿服务外,志愿者把环保理念编成顺口溜,引导观众进行宣传;看到有人乱扔垃圾,他们会递上垃圾袋并轻声讲解分类知识;面对外来游客,他们主动介绍当地特色文化。在与不同群体的互动中,“责任”二字从课本概念变为真切体验,“成长”也在一次次解决问题中悄然发生。
每日演出落幕,观众的掌声尚未散尽,志愿者已转入“收尾模式”。他们沿着座椅逐排清理杂物,将歪倒的隔离栏扶正归位,配合工作人员清点活动物资。有志愿者特意带着手电筒,在草丛缝隙中仔细搜寻可能遗落的手机、钥匙,确保场地在次日清晨恢复整洁。
“服务时没想过要被感谢,反而在帮阿姨找到走失的孩子时,突然明白了自己做的事原来这么有意义。”旬邑县逸夫小学少先队员袁梓航说,这段经历让他从最初的紧张羞涩,变得能从容应对各类咨询,学会了在突发状况中快速协调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