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进入三伏天之后,雨季也随之而来。时常在傍晚,或者是夜里,一场大雨突然袭来,浇灭空气中的溽热,又转瞬停止。雨过之后,湿润的空气中开始回荡着一声声蛙鸣,仿佛一首节奏欢快的乐曲,奏响夏日悠长的时光。
雨后蓊郁的草丛里,每一株草叶上都挂着晶莹的雨珠,如一串串美丽的珍珠散发着迷人的光芒。泥土变得湿润松软,像刚蒸好的发糕,散发着草木的清香。青蛙最爱藏匿在这样的环境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享受着清凉与惬意。它们或趴在泥土上,或跳跃于草丛中,鼓着腮帮子,准备奏响一首雨后大合唱。刚开始时是一声“呱”,仿佛在试探,也或许是在召唤;紧接着是“呱、呱”,不远处有同伴给出了回应;然后是“呱、呱、呱……”一呼百应,所有青蛙都收到了信号。此时,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蛙声此起彼伏,在耳边回荡着,也把人的思绪拉回到了童年。
儿时,乡村的夜晚格外迷人。蓝灰色的天空上悬挂着一轮明月,银白的月光投向小小的村落,也照亮了村边青翠的稻田。微风过处,葳蕤的禾苗摇曳生姿,如一道道碧波荡漾在浅浅的水面上。淡黄色的稻花在晚风中流浪,所到之处皆弥漫着沁人的清香。在这样一幅静谧清新的田园风景里,青蛙们开始一一登场,用嘹亮的歌声,把乡村的夜晚唱响。
晚饭后,我喜欢与小伙伴们自由地奔跑在田埂上,头上是明朗的月光,脚下是松软的土地,耳边是清脆悦耳的蛙声,脸上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容。那时的我还体会不到辛弃疾那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只知道有蛙声陪伴的夏夜凉爽自在、幸福温馨。但对于农人来说,稻田里的蛙声,就像是丰收的鼓声,不仅承载着对自然的敬畏,也点亮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离开家乡后,在城里生活的我很少有机会再漫步于乡间田畔,所以夏夜里的蛙鸣便成了我对家乡思念的寄托,也是我与童年的一种“自然链接”。
夜幕降临,白天的喧嚣与繁华已然褪去,夜色如水般静谧温柔。我坐在窗边的书桌旁,手捧一本书静静地读着。突然,一阵熟悉的旋律从窗外传来,“呱呱、呱呱……”时而连续,时而零碎,时而清脆,时而舒缓。沉闷的夏夜瞬间被这声音激活,变得灵动且美妙,我的内心也升腾出一丝喜悦之情。虽然此时不能闻着稻香、赏着月光,与小伙伴们一起于乡间田野玩乐,但有蛙声的陪伴,便觉得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身在乱蛙声里睡,心从化蝶梦中归。”那些枕着蛙声入睡的夜晚,格外踏实安稳。
夏夜的蛙声是大自然的乐章,也是乡愁的音符。在这纯粹而灵动的声音中,庄稼在悄悄结出丰硕的果实,去奖励那些勤劳的农人。而思念家乡的人也正伴着蛙声酣睡,梦里全是天真与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