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轻拂,老家院墙边那丛金银花又开了。金灿灿、银闪闪的花朵在翠绿的藤蔓间摇曳,像极了少女耳畔的珠钗,在阳光下泛着温柔的光泽。这丛金银花从我记事起,就在那里,年年岁岁,花开花落,记录着这个农家小院的温馨日常。
记得在我小时候,母亲会指着院墙下、菜园竹篱旁的金银花告诉我,这花最懂人心,开得热闹却不张扬,像极了我们庄稼人的性子。金银花的生命力更令人惊叹。
它不择土壤、不挑环境,即便是最贫瘠的墙角,也能顽强生长。这让我想起母亲常说的人生哲理:“做人要像金银花,不争不抢,但求有用。”母亲说这话时,手里总在忙着活计,或是择菜,或是缝补,眼神却格外明亮。
金银花的藤蔓总是长得很快,母亲要经常修剪。她修剪时动作很轻,像是在给心爱的女儿梳头。我常蹲在旁边看,看她粗糙的手指在嫩绿的枝条间穿梭,动作却出奇地轻柔。剪下来的枝条也不浪费,母亲会把它们编成小花环,戴在邻家小妹的头上。邻家小妹戴着花环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像个小花仙。父亲从田里回来,总会盯着那丫头看得出神,还会自言自语:“咱家要是也有朵会跑的金银花多好!”
花开得最盛的时候,母亲就开始忙着采摘。她采摘金银花的姿势像在摘星星,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花托,小指却优雅地跷起,仿佛在跳一支无声的芭蕾。我和弟弟也帮着采,但我们总是笨手笨脚的,不是把花瓣碰掉了,就是把花枝折断了。母亲从不责备,只是笑着说:“慢点儿,花儿也是有灵性的。”
采回来的花,母亲会仔细地摊在竹匾上晾晒。晒干的金银花装在玻璃罐里,金黄花、银白花相间,煞是好看。阳光透过玻璃罐,把金银花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一幅流动的画。
这些晒干的金银花可是我们家的宝贝。父亲嘴角起泡了,母亲就泡一杯金银花茶;我不小心被开水烫着了,母亲就用金银花水擦洗;夏天我和弟弟身上起了痱子的时候,母亲就会煮一大锅金银花水给我们洗澡。不光如此,母亲会把晒好的金银花,送给左邻右舍。东家的李婶子咳嗽了,西家的王大爷上火了,母亲都会包一小包送去。她说:“金银花是好东西,要让大家一起分享。”这话里透着母亲的善良,也透着庄稼人的纯朴。
我长大后离家求学,母亲总会在金银花开的季节给我寄包裹。打开包裹,干花的清香扑面而来,里面必定还夹着一张字条:“记得泡水喝,别总喝那些饮料。”字迹歪歪扭扭的,却总让我看得眼眶发热。
前两天,母亲又打来电话,说:“院子里的金银花开了,我给你晒了些,过两天就寄过去。”电话这头的我,眼眶一阵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