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化雨润鹑觚,良俗扎根入民心。七月的长武瓜香四溢、果香漫野,在这盛满丰收的喜悦时节,长武正以“移风易俗・倡树新风”主题活动为笔,取道德清泉,在千年文脉厚土间擘画崇德尚俭的文明新卷,让现代化“富强美好”新长武尽沐文明新风。
今年以来,长武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开展“移风易俗・倡树新风”主题活动,通过“理论宣讲+实践引导+文化浸润”多维发力,让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逐渐成为“过去式”,让崇德向善、勤俭节约的新风尚化作城乡最动人的风景。
鹑觚新风化春雨,理论宣讲润民心
“乡亲们,彩礼本是婚姻双方表达互相尊重与感谢的一种方式,绝不能成为衡量感情的标准……”6月26日,长武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员郭倩正在声情并茂地向群众讲解高额彩礼的危害,倡导群众不拿金钱作为衡量幸福的标准,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额彩礼、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和封建迷信活动。
这是长武县开展“风从长武来”新时代文明实践移风易俗宣讲活动的一幕。“风从长武来”是长武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的继“鹑觚讲堂”之后又一个理论宣讲品牌,通过舞蹈、快板、朗诵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将“移风易俗树新风”的理念送到群众家门口。
今年以来,长武县以移风易俗为抓手,充分聚焦社区群众实际需求,以群众喜欢听、听得懂、记得住、传得开的“土味话”,通过“文艺+宣讲”“线下+线上”等宣讲模式,深入浅出地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移风易俗的理念如春风化雨,滋润着群众的心田。各镇(街道)网格员、志愿者化身“宣讲员”,走村入户向群众面对面宣讲政策、剖析陋习危害,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将整治“高价彩礼”和“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盲目攀比”之风作为移风易俗突破口。
“一约四会”树标杆,实践引导立新规
“居民公约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全体居民共同商议、一起敲定的‘家规’。只有让居民亲身参与规矩的制定,才能让公约真正入脑入心,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7月16日,在长武县移风易俗观摩会上,昭仁街道鑫苑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婷向前来观摩学习的各镇(街道)宣传委员详细讲述着鑫苑社区村规民约的修订。
村规民约是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金钥匙”,长武县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依托“四会”树起文明标杆,让“抵制陋习、崇尚新风”从制度条文悄然转化为群众举手投足间的自觉行动,在鹑觚大地上绘就出一幅浸润人心的文明乡风生动画卷。
今年以来,长武县以“一约四会”(即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为载体,将彩礼标准、丧葬天数、随礼上限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通过广泛征集民意、共同制定规范,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同时,充分发挥“四会”作用,对村中红白喜事进行监督指导,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让文明新风真正深入人心、扎根民心。
喇叭声播文明语,文化浸润育新风
“抵制大操大办,反对陈规陋习。不办无事酒,拒绝滥办酒席,如乔迁酒、百日宴、成年礼等,尽量减少宴请的次数、规模和档次,尽量减少邀请的对象和范围……”在长武县枣园镇郭村,每逢午后,劳作归来的村民们总能听到村头“大喇叭”里循环播放的移风易俗宣传内容。
“以前红白喜事都喜欢比排场,现在大家都按村规民约简办,省心又省钱!”家住郭村的李双田感慨地说。自从村里有了村规民约,操办红白喜事有了“硬杠杠”,村民们从“讲排场、比阔气”的攀比风中解脱出来,不仅人情负担减轻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融洽。
长武县充分发挥乡村“大喇叭”覆盖广、传播快、接地气的优势,将移风易俗倡议书、科普小知识等录制成音频,在早晚农忙时段和饭点高频次播放,让文明新风“声”深入人心。同时,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阵地,推出了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的移风易俗宣传作品,展现移风易俗带来的新气象、新风貌,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接受文明新风的熏陶,激发大家参与文明实践的热情。
盛夏的鹑觚大地,移风易俗热潮涌动,走进长武县的社区村落,村规民约的宣传展板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文明实践宣讲员的宣讲热情澎湃,“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已经成为男女老少挂在嘴边的共识,崇德向善、勤俭节约已经成为城乡发展的主旋律,文明新风正吹拂着长武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