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百棋(右)走访商户 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 杨洁
8月4日一大早,蒲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翔村信用社客户经理张百棋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梳理完客户的信息,列好清单,开始每日的回访工作。进村入户调查、采集补录信息、催收不良贷款……
“到明年,我就在信合干满30年了。”话语间满是对这份事业的深情。从基层信贷员到信用社主任再到如今退居二线,20余载信贷领域的深耕,张百棋早已将信用社当成了家,把客户的事当成了自家的事,用一颗赤诚之心书写着农信人的担当与奉献。
高效服务解民忧
客户心中的“及时雨”
“张主任办事效率太高了!当年若不是他,我的生意怕是撑不过那个坎。”蒲城县翔村镇延兴村的万新民提起张百棋满怀感激。万新民从事果品储存、加工、销售业务,每年8月底正是资金需求高峰期。多年前,他合作的银行因领导变更等问题,贷款迟迟无法发放,他急得团团转。张百棋得知消息后,当天就上门开展贷前调查,第二天便为其发放了100万元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这样的故事,在张百棋的工作中并非个例。他常说:“每一位客户都是农信社的重要成员,都值得最真切的关怀。”无论是处理日常存取款,还是应对复杂的贷款申请,他总能耐心倾听、细心分析,以高效、专业的态度为客户排忧解难。客户纷纷表示:“选择翔村信用社,就是选择了诚信与专业;相信张百棋主任,就是选择了贴心与放心。”
坚守原则筑防线
“贷款0不良”记录背后的“铁规矩”
在信贷工作中,张百棋创造了令人称道的“贷款0不良”纪录,秘诀就藏在他坚守的“铁规矩”里。“贷前调查亲自上门入户,符合条件的及时放,不符合的坚决不办。”这是他的第一准则。多年来,他走遍了辖区的村村落落,对每一笔贷款的风险都了如指掌。
“不拿群众一分一厘”是他的第二法宝。他从不接受客户的吃请馈赠,始终坚守公正透明的原则。遇到群众可能出现还款困难时,他总会提前介入,分析利害关系,全力保障群众征信不受影响。每月21日是信用社的清息日,他总会提前给未付息的群众打电话提醒。一次,一位姓校的客户手机关机,反常情况让他警觉——这位客户信用向来良好,从未拖欠。他立即联系其爱人,才得知客户不幸离世的噩耗。他第一时间上门吊唁劝慰家属:“人不在了,日子还得继续,先把利息还上,不影响征信,以后需要资金还能贷。”最终,家属及时支付了利息,并承诺会按时还款。
初心如磐作表率
带队伍强服务共成长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百棋始终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融入日常。他的爱人常年因病在西安休养,工作繁忙时,他只能托付医生、护士多加照料。即便如此,他从未因家事影响工作。
在管理中,他坚持以身作则,用行动感染员工。“不是逼着员工干,而是带着大家一起干,让每个人都能在农信社的舞台上实现价值。”他经常和员工交流研讨,在思想碰撞中迸发智慧,共同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他还善于“回头看”,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在持续学习中不断成长。
同事评价他:“在风险防控上,他坚持合规经营,完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机制,让翔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持续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保障了稳健运营。”在他的引领下,翔村信用社坚守“客户至上”理念,业务蓬勃发展,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一致赞誉。在高阳信用社担任主任的时候,创下了“贷款0不良”记录。
扎根农信30年,张百棋用初心坚守岗位,用原则筑牢防线,用服务温暖人心。他多次被评为市、县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这些荣誉背后,是他对农信事业的无限忠诚,更是群众对他的由衷认可。在农信服务的道路上,他依然奋楫笃行,续写着一名农信人的先锋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