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展示自己用废旧物品制作的服装
“妈妈你看!我的‘战袍’是不是最酷的?”8月14日,长安区郭杜街道凤林社区活动室里,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动手将塑料袋、快递盒等废旧材料裁剪制作成创意服装,然后穿上走秀,成为舞台上的“闪耀之星”。
现场,五彩斑斓的气球装点着场地,桌上早已堆满了快递盒、旧横幅、丝带、塑料瓶、包装袋等废旧物品,旁边还整齐摆着剪刀、胶水和彩色橡皮泥等手工材料。孩子们围坐在桌前,眼神中满是兴奋与期待。
“我要做一条全世界最美的裙子!”7岁的琪琪看着面前的红色横幅和粉色塑料袋,眼中闪烁着光芒。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她先将红色横幅小心地裁剪成合适的长度,轻轻披在肩上。接着,又把粉色塑料袋一个个吹鼓,用细线巧妙地串联起来,固定在裙摆处。随着一个个塑料袋的加入,一条蓬松且梦幻的拖尾裙逐渐成型。她看着自己的杰作,笑得合不拢嘴,迫不及待地想要走上T台展示。
而在另一边,一个男孩子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通过裁剪、拼接,巧妙地将外卖袋上的图案和文字作为装饰,制作了一件时尚的马甲。
随着动感的音乐响起,T台秀正式开始。除了琪琪的拖尾裙,还有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有的孩子穿着用黑色垃圾袋制作的拖地裙装,裙摆宽大飘逸,背部还有独特立体造型,整体创意十足;有的用黄色塑料袋制作的古装长袍,威风凛凛,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还有的穿着用白色外卖袋制作的带蝴蝶结的裙子,点缀彩色橡皮泥小球,宛如童话公主。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打算“再改改还要穿出去给小伙伴展示”。
“别看这只是孩子们的服装秀,但这一件件用塑料袋、外卖袋做的衣服,其实都是环保理念的‘小载体’。”社区负责人说,通过这种有趣的形式,让孩子们亲手感受废品变宝贝的过程,不仅让他们体验到创作的快乐,更在他们心里种下“不浪费、巧利用”的环保“种子”。社区还会推出废旧物品改造比赛、环保知识讲座等活动,让环保成为社区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