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咸阳 /正文

秦人祖籍溯源:源自东方东夷族的文化密码

2025年08月19日 09:34:19 来源:咸阳日报

提及秦人、秦史与秦文化,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咸阳、陕西、秦岭,乃至那激昂雄浑的秦腔,默认秦人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然而,原中国秦汉史学会常务理事、秦都区秦文化研究会顾问雷依群在其著作《秦史与秦文化研究丛书·秦政治文化研究》中提出,尽管秦人以中国西部为根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秦文化,但其真正的祖籍却在东方,属于“东夷”族群。

近日,雷依群接受专访,揭开秦人起源的神秘面纱。

卵生神话与“夷”之正解:

秦人起源与族群认知

雷依群阐明,《史记·秦本纪》中关于秦人起源的记载颇具深意:秦人的先祖是颛顼的裔孙女修,女修织布时吞食了玄鸟(燕子)所产之卵,受孕生下嬴秦人的第一位男性祖先大业。

“这一卵生神话并非虚构,而是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遗迹,在世界环太平洋居住民族中是共有的历史文化现象。”他解释道,“神话实则传递了秦人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关键信息,是秦人对自身起源的集体记忆,而非简单的母子关系记载。”

谈及“东夷”,很多人会将“夷”与落后、野蛮挂钩。雷依群表示,这是春秋时期中华民族大碰撞、大交流、大融合背景下产生的误解。“‘夷’在商代甲骨文中写作‘尸’,字形像人曲背弯腰、谦虚恭敬的样子,恰恰体现了东夷民族的内在修养与美德。”他进一步说明,古文字中“尸”与“夷”通用,仅是当时的方言表述,并无任何褒贬含义。

文献与考古互证:

秦人先祖的显赫地位

据《史记》等传统文献记载,秦人最早的祖先可追溯至颛顼和少昊,颛顼在五帝系统中地位尊崇。

雷依群还提到,《山海经》中“颛顼为少昊之子”的记载,曲折反映了上古社会氏族分化的情景,即颛顼一支由少昊族团分化而来。颛顼作为古代东夷族著名领袖,最大功绩是“绝地天通”和制定历法。

“少昊晚年,九黎之乱打乱社会秩序,颛顼命重、黎分掌天地,使人神分离,唯有人间最高领袖拥有通天权力,这为观察天象、物候奠定了基础,进而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历法——颛顼历。”雷依群介绍,这部历法沿用至汉武帝时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让人类生产生活有了章法。

嬴姓起源地与西迁历程:

文献与考古的双重印证

颛顼之后,秦人先祖中最著名的当属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助舜帝调训鸟兽有功,舜帝赐其封地“嬴”并赐姓“嬴”。雷依群考证:“古代帝王赐姓多源于封地,‘嬴’作为封地,春秋时为齐国乡邑,秦代设嬴县,唐长安四年(704年)改名莱芜县,即今天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东北的嬴县古城,这里正是嬴姓秦人的起源地。”

伯益之后,嬴秦人分为两支,在夏商时期地位显赫。商朝末年的中潏、飞廉与恶来父子尤为著名,他们为商人守卫西部边境,其中飞廉与恶来更因“助纣为虐”留名。周成王时,飞廉参与反抗周朝的叛乱,失败后逃至商奄(今山东曲阜)被诛杀,其族人被整体迁往陇西的朱圉山。

2008年清华大学入藏的战国竹简《系年》,印证了这一尘封千年的历史。简文记载:“周成王讨伐商邑的叛乱,飞廉向东逃到了商奄,成王杀死了飞廉,然后将商奄之人迁往朱圉山,这些被迁之人,就是秦的先人。”

雷依群表示,经当代学者研究,朱圉山位于今甘肃甘谷县毛家坪一带,考古学者在此发现了大量早期秦人居址、墓葬、陶器和青铜器,证实这里正是秦人被迫西迁后的落脚之地。

此次专访中,雷依群通过文献梳理与考古实证相结合的方式,清晰勾勒出秦人从东方东夷族到西迁扎根、最终建立秦帝国的早期历程,为秦史与秦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视角,也让后人对秦人起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来源:咸阳日报 【编辑:荆学慧 见习编辑:李嘉诚】 【责编:张彦刚】
秦闻客户端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举报邮箱:shxiwxb@126.com     陕西舆论环境违规线索举报:029-8224311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03    陕ICP备05001925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64号

新闻热线:029-82244483    邮箱:sanqincom@163.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

中国互联网辟谣平台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