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武(1898年—1992年),陕西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人。1919年6月,任陕西学生联合会主席,作为陕西学联代表赴北京声援五四运动。1920年春,考入天津南开中学高中部。期间,参与创办《贡献》杂志。1922年夏,考入北京大学并加入进步社团共进社,1924年10月当选为常任主席。1923年春,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任北京大学团支部书记、团北京地委候补委员。1925年初,转为中共党员。1926年1月,任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同年赴苏联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参与由宋庆龄等部分国民党中央委员和共产党人联名发表的《中央委员宣言》,痛斥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
1938年屈武回国。1939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周恩来任书记。屈武从《新华日报》上看到消息,在王炳南安排下,见到周恩来,向他提出恢复中共党籍的要求,并表示自己与刘伯承、左权一样,是在苏联学军事的,要上前线带兵杀敌。周恩来对屈武说:“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江河湖海,都有他们各自的位置,你的最佳位置在哪里呢?以你的学识,你的经历,特别是以你的社会关系,你的最佳位置还是站在党外,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为好……我考虑再三,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了。眼下中共中央南方局刚成立,国共合作、统战工作亟须大力开展。你同国民党上层人物有广泛联系,且有些人与你关系很深,这就是你搞统战工作得天独厚的条件。”
不久,他被任命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军事顾问事务处处长和少将参议,负责苏联顾问事务。后又当选国民政府立法委员,并担任中苏文化协会秘书长职务,这都为他从事统战工作提供了方便条件。
屈武的岳父于右任是国民党元老,长期担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周恩来专门约屈武谈了帮助于右任的问题。屈武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适时地向于右任讲述时局发展的实际情况,使于右任在1939年后国共两党的多次冲突中,不受顽固势力的蒙骗,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皖南事变”后,为减少革命力量的损失,更有效地团结国民党内坚持国共合作、拥护抗日的力量,根据周恩来指示,屈武与王昆仑、许宝驹、王炳南等于1941年夏发起成立由中共南方局直接领导的革命外围组织中国民主革命同盟(又称“小民革”)。其住所(重庆领事巷10号康心之公馆)也成为该组织工作的重要场所。中国民主革命同盟团结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为维护第二次国共合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接见包括屈武在内的中国民主革命同盟负责人时,对他们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屈武利用各种机会发表演讲,撰写文章,分析苏德战争的发展趋势,对喧嚷一时的反共、反苏论调,予以有力驳斥。
1945年10月,屈武作为国民党中央和谈代表团成员赴新疆,参与营救被盛世才(新疆省主席)关押的马明方、杨之华等131名中共党员。在新疆,屈武任省政府委员兼迪化市(今乌鲁木齐市)市长,协助张治中,与三区革命力量达成协议,坚持民族团结,稳定了新疆形势。1949年初,李宗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建议,派张治中等赴北京与共产党谈判,屈武作为顾问,随团前行,后返回新疆,促成新疆和平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屈武相继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新疆迪化市市长、政务院副秘书长兼参事室副主任、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中苏友好协会会长、孙中山研究会名誉顾问,并当选第一、第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第三、第四、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50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后先后担任民革中央副主席、代主席、主席、名誉主席。1992年6月13日在北京病逝。
(本文整编节选自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出版的《陕西抗战人物纪事》一书)
(中共渭南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