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的消费热潮中,
学习机市场格外火热。
家长在辅导作业时常感到头疼。
不少家长期望,
学习机能充当“带娃”“教娃”的角色。
可是,
学习机真的能让家长如愿吗?
放假前和开学季是学习机的采购高峰。目前市场上学习机产品价格跨度明显,既有2000-3000元的基础款,也有7000元以上的旗舰机型。产品迭代逻辑也从早年的“硬件堆砌”,转向“AI+场景+生态”的创新方向。
为争夺市场份额,各品牌在8月纷纷推出旧机折价换新、购机立减、3期免息等促销活动。
学习机的硬件成本占比并不高,例如14寸主流机型单台硬件成本仅1000-1200元。学习机“卖得贵”源于做系统、做课程的投入。
硬件迭代会间接推动用户更新需求,如2016年的设备,不能流畅运行2025年的应用。
至于课程价值,学习机虽能帮家长解决部分“辅导不了”的难题,但没法完全替代家长。“多数孩子需靠家长引导才能完全自主学习,基础薄弱的孩子或许能从中受益,但成绩好的孩子想‘拔高’,学习机里难有适配的师资。”
学习机是教学中的‘多元化枢纽’。一个好的学习机既能当老师的“教学助理”,帮老师从重复工作中解放出来,也能让家长掌握孩子学习状态、规避网络干扰,还能做学生的“智能学习搭子”,这是家长愿意高价买单的原因。
学习机是把“双刃剑”: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家长需仔细甄别;孩子过度依赖人机交流,可能减少真实社交;长时间看屏幕还可能损伤视力;且学习机难以评估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过程。
“学习机代替不了人,我们要更加关注孩子日常与‘真人’的沟通质量,重视孩子的社会情感和情绪状态。”
三秦都市报全媒体
来源:新华社
图片:AI生成
编辑:薛璐(见习)
责任编辑:荆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