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战士在阅兵现场敬礼
抗战老战士在天安门城楼上敬礼
纪念大会开始前,习近平同抗战老战士老同志代表亲切握手,向他们表示崇高敬意。这6位老战士都是谁?一起来看他们的故事。
申秉宸(99岁):安徽宿州人。1941年入伍,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被编入淮北军区武装工作队,曾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淮北宿县游击支队战士、淮北军区武装工作队队员。新中国成立后,曾荣获三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张坪(100岁):陕西商洛人。1939年日军占领山西风陵渡,当时生活在陕西的张坪毅然加入革命队伍。1941年,张坪被调到延安枣园的中央情报部第三室。1943年,他加入骑兵旅。他专门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摘抄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英雄,“当英雄,就要每次战斗都准备牺牲自己,为了党和人民,牺牲是光荣的!”如今,百岁高龄的他回望从战争到和平的岁月,满是感慨:“我能活到现在很幸运,看到国家兴旺发达,这都是党领导人民的成果。”
刘世钺(94岁):山西榆社人。1940年,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刘世钺所在的129师正是百团大战的主力部队。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刘世钺前往延安,于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选派至北方大学医学院学习。1948年10月,解放战争太原战役打响时,刘世钺以军医的身份再次奔赴前线。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19岁的刘世钺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工作,成为一名眼科医生。1994年,64岁的刘世钺从工作了40余年的岗位上离休后,总想着能为人民多做一些事情。此后的28年里,刘世钺风雨无阻,从未间断,累计义务接诊超3万人次。
傅英(102岁):河北博野人。1938年6月,傅英参加革命。1942年5月,日军对我冀中发动“五一大扫荡”,傅英带领战友同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两个月内激战多次,终因身负重伤,昏迷战场,后被百姓营救。在老英雄的后背上,至今仍可见一处枪伤,“鬼子的子弹从胸口打入,离我心脏只有几厘米,咱这是捡了条命。”傅英先后被授予三级解放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他说,自己就是个普通的兵,算不上英雄,“战斗中,倒在我身边,那数以万计的战友,才是真正的英雄!”
罗竞辉(94岁):香港沙头角南涌罗屋村人。香港沦陷后,罗竞辉加入了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罗竞辉所在的部队当年剿灭敌船约20艘,俘虏、击毙日军超过120人,缴获大批日军枪支弹药、医药食品等物资。经历过抗战岁月,罗竞辉感叹,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强大后盾。他认为,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是以千千万万人民的牺牲为代价的,不能忘记历史,更强调年轻一代要将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继续传递下去。
宋其祥(100岁):湖北宜昌宜都人。1942年3月,年仅17岁的宋其祥成为国民革命军第79军暂编第6师的一名战士。抗战期间,宋其祥多次加入尖刀排,执行最危险的阵地攻坚任务。1943年11月,常德会战打响。宋其祥所在的部队奉命死守阵地,与敌人血战四天四夜。炮弹如雨点般不断掉落、炸开,泥土飞溅,硝烟弥漫。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倒下,他死守不退,与敌白刃相搏,顽强击退日军多次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