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章雨杰)秦岭腹地,汉水之源,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和美画卷正在陕西省留坝县江口镇徐徐展开。中国人保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深度参与留坝县乡村振兴事业,在江口镇通过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等多维度发力,充分发挥保险行业优势,探索出一条“农业筑基、文化铸魂、旅游兴业”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成功打造秦岭深处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产业筑基:从“单一农耕”到“三产融合”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是根基。曾经江口镇的产业以传统农耕为主,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种植模式单一,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发展缺乏活力和竞争力。中国人保以产业帮扶为核心,通过基础设施完善、智慧农业升级、特色产业集群等方式,推动江口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支持乡村旅游业向深度体验升级,带动就业增收,亩均收益翻倍,实现“田园变景区、农产品变商品”。
在青岗坪村智慧农业蔬菜基地二期项目中,引入智能化温室大棚、水肥一体化系统及轨道运输设备,借助数字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生产指标,实现蔬菜10季轮作,带动当地47户就业,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
不仅如此,中国人保的产业帮扶并非单点突破,而是着眼于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在河西社区,一条贯穿漩滩村、青岗坪村的200亩蔬菜种植示范带,通过2024年定点帮扶资金完善堰渠、机耕路等基础设施,形成“灌溉有保障、运输有效率、存储有条件”的产业网络,带动12户40人务工增收(含脱贫户和监测对象5户12人),亩均收益较传统种植翻倍,实现了“田园变景区、农产品变商品”的价值跃升。
在夯实农业根基的同时,产业增值的触角也延伸至乡村旅游领域。中国人保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在梭椤村打造12处精品小节点,培育44户庭院经济示范户,引导农户利用闲置空间建设“三微”景观;创新性推出的“我有一分地”土地认购项目,26块农田两周内被认购一空,为村集体增收2万余元,推动乡村旅游从观光向深度体验升级,为产业增值注入新动能。
文化铸魂:从“古村记忆”到“活态传承”
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文化力量的深层滋养。江口镇虽然留存着千年梭椤树、古城墙遗址等珍贵文化遗产,但是这些文化资源大多处于“静态保护”状态,缺乏有效的活化利用,致使古村落文化资源闲置,非遗技艺濒临失传。中国人保联合江口镇,推动古村文化从“静态保护”迈向“活态传承”。
在梭椤村,由旧村委会改造的民俗文化研学基地,通过陈列舞狮、采莲船等民俗道具,搭配“狮艺探趣坊”“莲舟映画墙”等景观,让游客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通过定期举办舞狮表演、狮头制作、彩船排演等研学课程,每年可接待研学团队超50批次,带动127人参与乡村旅游增收。
文化赋能的创新实践还在各村落地生根,催生出诸多“变废为宝”的创意。梭椤村用废旧车轮做花圃围栏,河西村将废弃农具改造成景观小品,田坝村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绘制壁画、打造花卉造型,既降低建设成本,又赋予乡村文化内涵。创新的“红黑榜”积分制更激发村民自治热情,形成“文化保护-村民参与-活态传承”的良性循环。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帮扶项目均采用“以工代赈”模式,让村民在参与文化传承的同时获得经济收益,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使传统文化不再是发展的负担,而成为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实现了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重释放。
人才强基:从“输血帮扶”到“造血赋能”
产业的提质增效与文化的活态传承,都离不开人才这一核心动力。帮扶前,江口镇面临人才外流的困境,乡村人才匮乏,导致产业发展缺乏动力和创新,人才短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瓶颈。中国人保通过培训赋能、平台搭建、机制创新,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积蓄了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中国人保配合留坝县落实100名乡村运营人才培育计划,2024-2025年围绕集体经济、品牌营销休闲农业、项目运营等内容开展培训,培育的“领头雁”在乡村运营、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针对新业态发展需求,人才培养也向专业化、精准化延伸。中国人保联合县两山集团、县融媒体中心、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开展农业、民宿、电商、短视频、新媒体运营等培训,提升县内农户从事新业态的专业技能水平,为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奠定基础,从而有效助推民宿、农特产品和旅游等产业发展,整体提升劳动力素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帮扶江口镇建立“本土人才”库,培育致富带头人3名、紫柏工匠1名、职业农民3名、食用菌方面“土专家”3名,蓄积了乡村振兴力量。
在产业、文化、人才多维度协同发力下,留坝县江口镇实现了从“环境整治”到“全域共美”“产业单一”到“三产融合”“人才外流”到“智力回流”的转变。经济上,形成蔬菜、食用菌、中药材、乡村旅游等支柱产业,产业融合度显著提升;人居环境上,梭椤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青岗坪村获评省级“五美庭院”示范村等荣誉;文化上,非遗传承场所常态化开展活动,推广舞狮、采莲船等非遗技艺,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经验获广泛推广。
从“单一农耕”到“三产融合”,从“古村沉睡”到“文化焕活”,江口镇的蜕变,是中国人保激活乡村振兴动能的生动实践。中国人保“搭台”、产业、文化、人才“唱戏”,既守牢生态与乡愁,更蹚出融合发展新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