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郭子荻 实习生 梁家恒)在铜川市印台区印台街道的群山之间,有一个名叫崖尧的小山村。如今走进这里,满山苹果压弯枝头,光伏板在阳光下泛着微光,果库、养殖场错落分布,家家户户门前葡萄架缠绕、小菜园整齐,手绘宣传画装点着街道,宛如一座藏在山间的生态文化公园。谁能想到,这座“业兴、民富、村美、人和”的印台区第一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曾是印台区挂了号的贫困村?而带领村民实现这翻天覆地变化的,正是崖尧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苏战成。
印台区最美致富带头人苏战成:甘做乡村振兴的“铺路石”
抓产业:做富民兴村的“领头羊”
苹果,是崖尧村的“老本行”,也是苏战成心里的“定心丸”。前几年,看着村里老品种苹果卖不上价,甚至有村民因“果贱”动了挖树的念头,苏战成急得睡不着觉。他深知,品种不更新,产业就会“夭折”,村民的好日子更是无从谈起。可动员村民换品种,哪有那么容易?有人担心新苗不适应气候,有人舍不得老果树的感情,任凭苏战成磨破嘴皮,还是有人摇头拒绝。“咱是村里的领头羊,更新换代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不让乡亲们错过机会,苏战成带着村干部主动上门,帮不愿换品种的村民协调苗木、指导栽种,硬生生把“不愿换”变成了“换得好”。如今,崖尧村优质苹果园里,新品种挂满枝头,成了村民的“摇钱树”。
铜川市印台区崖尧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苏战成向记者介绍“庭院经济”发展情况
光有苹果还不够,苏战成心里装着更长远的“产业账”。他知道,要让村民的腰包真正鼓起来,必须“多条腿走路”。于是,他四处奔走跑项目、争取资金,在村里建起了两座合计800吨的果库——这不仅解决了村民苹果“储存难、卖价低”的问题,苏战成还主动联系经销商和超市入驻,让果库成了村集体的“稳定收入源”。紧接着,肉牛养殖场、养猪场也建了起来,从选址、建场到养殖技术指导,苏战成领着村“两委”班子跑前跑后,帮村民解决饲料等难题。如今,养殖场里“牛满圈、猪满栏”,当初“让村民多一份收入”的初衷,早已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这些年,他的脚步从未停歇。他推动老果园改造提升,搞新园“绿领”实验,让苹果产业越做越精;他引进399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种下150亩花椒,让闲置山地“生金产银”;他还建起2座生态移动果园,既实现了土地集约化利用,又展示了现代农业新技术。
印台区崖尧村大力发展优质苹果经济支柱产业。
“村里的事,靠实干咧!无论是厕所革命,无论是修路、接自来水管入户,无论是修建街心花园、休闲广场等等,为了村里的发展,村干部和部分村民白天吵架、晚上到家里坐,做群众的工作,大家哭过、笑过,但事情从来没有耽误过。”73岁的村民史开卷说起苏战成,满是敬佩。在老人眼里,崖尧村的每一片果园、每一座厂房,都是苏战成带着大家一锹一土干出来的;村民日子里的每一分甜,都离不开苏战成的奔波与付出。
促治理:做文明乡风的“播种人”
“不仅要让村民口袋鼓起来,还要让村里风气好起来。”在苏战成看来,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振兴,更要让治理有温度、文明有厚度。
“531”立体网格化治理、乡村振兴积分制、村级权力清单制……这些听起来专业的治理机制,在崖尧村落地得有声有色。尤其是“积分制”,成了村民眼里的“文明密码”: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参加公益活动、争当“好家风”模范,都能挣到积分;积分攒多了,就能兑换米面油、生活用品。就是这样小小的“积分”,调动起了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让“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用“小积分”换来了“大文明”。
法治是乡村治理的“压舱石”。为了让村民知法、懂法、用法,在印台区司法局的支持下,苏战成牵头规划建设了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法治文化长廊里,法律知识图文并茂;宪法广场上,庄重的宪法雕塑让人肃然起敬;法治综合体验区里,村民能直观学习法律常识。“以前觉得法律离咱远,现在走到村里就能看、能学,心里踏实多了!”村民们的真切感受,正是苏战成推动法治乡村建设的初心。
印台区崖尧村“法治宣传长廊”
舍小家:做乡亲们的“贴心人”
苏战成不是崖尧村土生土长的村民,却把这里当成了自己最亲的家。自从当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苏战成就把“自家的事”放到了“村里的事”后面。他跑项目、争资金、找市场,常年在外奔波,自家10多亩苹果园根本顾不上管,每年都要少收入不少。有人劝他“顾顾自家”,他却笑着说:“村里这么多乡亲等着过好日子,我哪能先想着自己?”
印台区崖尧村整洁的村容村貌。
在崖尧村,苏战成是公认的“好人”。以前村里穷,每年春种时,不少村民连一袋9块多的化肥都买不起,只能四处借钱。那时候,苏战成的粮油店就成了“临时救济站”——全村一多半村民都向他借过钱,他从不推辞,更从不催着还钱。他开着车拉粮油进出村时,只要遇上老人、学生,总会主动停下来:“上车,我捎你一段!”
面对崖尧村的喜人巨变,苏战成从内心深处真诚感谢党的政策好,感谢铜川市盐业局、市委政法委,印台区粮食局、区委农工部、区税务局和区委组织部多年来的真情帮扶,以及陕西省委组织部领导的精心指导。他说:“是各级包扶单位,指导我们攻坚克难,打胜仗、打翻身仗。”
如今,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苏战成依然没有停下脚步——他还要带着崖尧村的乡亲们,把苹果种得更好,把产业做得更强,把村子建得更美,让“乡村振兴”的故事,在山间继续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