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城田径少年将在比赛中一展风采(资料图片) 受访单位供图
随着2025年西安市中小学生田径锦标赛(体传特校组)资格赛进入倒计时,一场规模空前的青少年田径盛会,将见证西安体教融合战略结出的累累硕果。据赛事组委会最新数据,今年报名参赛学校达209所,运动员人数突破2700人,较去年实现翻倍增长,创下历史新高。
赛事规模跃升
折射体教融合深度
“本届赛事规模扩张绝非偶然,而是西安体教融合政策持续发力的必然结果。”据西安市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数据显示,自实施体教融合新政以来,西安市中小学田径项目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简称:体传特校)从195所增至249所,增幅达27.7%。“更多高水平教练通过‘教练员进校园’计划扎根基层,让专业训练与日常教学深度融合,为田径人才储备筑牢根基。”
由西安市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办,西安市田径协会、西安市体育训练中心协办,陕西体育集团西风烈赛事有限公司运营的2025年西安市中小学生田径锦标赛(体传特校组)创新赛制,分为资格赛和决赛,其中资格赛两个阶段,以项群形式进行比赛,9月20日至21日将率先展开短跑、跨栏、投掷项群角逐;10月11日至12日进行中长跑、竞走、跳跃项群比拼;最终各项目按照名次获得西安市中小学生田径锦标赛(体传特校组)决赛资格,决赛将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西安市体育训练中心田径场举行。这种“项群制”竞赛模式,既保证了田径专业分项的科学性,也提高了决赛阶段整体水平,又延长了赛事热度周期,将为古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提供更充分的展示机会和赛事平台。
赛事不断发展
源自基层专业培训体系
2025年西安市中小学生田径锦标赛(体传特校组)资格赛的第一单元比赛,将于9月20日上午,在西安市体育训练中心田径场鸣枪开赛,女子初中乙组80米栏、男子初中乙组100米、女子初中乙组100米、男子初中甲组100米、女子初中甲组100米、男子高中组100米、女子高中组100米、女子高中组铅球、男子初中甲组铅球、女子小学组铅球、男子高中组铅球等项目将相继举行。
9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西安交大附中的田径场边,今年7月在陕西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上夺得男子甲组100米冠军(达标国家一级运动员)的张昕琦,正跟随西安市田径运动管理中心资深教练张丹积极备战100米、200米的比赛。张昕琦表示:“我是体教融合的受益者,专业教练的指导让我的成绩提升很快,今年的西安市中小学生田径锦标赛,我希望自己100米这次能比省锦标赛预赛时的10秒69跑得更快,取得新突破!”这个曾因训练条件有限而犹豫是否坚持练田径的少年,如今已成为同龄人中的优秀田径运动员,他的成长轨迹,正是西安构建“塔基-塔腰-塔尖”三级选材和基层专业培训体系的生动注脚。
据西安市田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已建立覆盖200余所中小学的田径人才数据库,“我们正在探索如何通过比赛大数据的分析,为高水平运动员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在科学选材、比赛支撑、个性化训练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不遗漏一个田径好苗子’的目标!”
赛事构建生态
激活城市体育文化新场景
规模扩张背后是赛事运营的专业化升级。据2025年西安市中小学生田径锦标赛(体传特校组)赛事运营单位的相关负责人透露,为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今年的比赛除使用亚运会同款的电子计时系统、激光测距仪等高科技设备外,市田管中心还将组织高水平的裁判员队伍参与到赛事当中,为青少年选手们营造公平竞争舞台的同时,也要全力打造“赛事+教育+科技”的复合型体育文化场景。
面对即将到来的资格赛,西安市育才中学田径队教练张晟充满信心:“我们学校近年来不断向市队、省队输送田径后备人才,这正是体教融合政策落地的直接成果,而这种‘学训双优’的培养模式,也正在改变着社会对体育特长生的传统认知。”
随着发令枪响进入倒计时,2025年西安市中小学生田径锦标赛(体传特校组)资格赛这场汇聚2700余名青春力量的古城田径盛会,将向众人展示体教融合的“西安方案”。正如西安市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姚弘韬所言:“当教育为体育注入智慧,体育为教育增添活力,我们培育的就不仅是赛场上的冠军,而是拥有健康体魄和坚韧品格的优秀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