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正文

多举措打造“学在眉县”教育品牌 书写教育强县新篇章

2025年09月17日 12:45:21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任科伟 邓雪琴 记者 郭子荻 实习生 梁家恒)“以前送孩子上幼儿园要绕两条街,现在小区隔壁就是新建的公办园,学费不仅少了,每天还多睡半小时。”9月16日清晨,眉县锦园小区居民周女士看着女儿蹦跳着走进新建的第四幼儿园,眉眼间满是藏不住的笑意。这是陕西眉县近年来发力教育民生、以“优硬件、优管理、优质量”破解教育民生难题的生动缩影。如今,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再到“学得好”,眉县持续打响“学在眉县”教育品牌,推动教育强县建设迈向新阶段。

(2024年9月建成投用的眉县第四幼儿园)

项目驱动“优硬件”,筑牢教育民生根基

“硬件跟不上,优质教育就是空谈。我们通过‘建、改、调’三招,让教育资源供需更均衡。”眉县教体局工作人员介绍,这一经验的核心在于“靶向解决群众需求”。在新建的第六小学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铺设操场草坪。“十四五”来,眉县建5所幼儿园、1所小学,通过租赁回购将4所民办园转为公办,累计新增学位1.3万个,直接缓解“入园难”“入学挤”问题。

与此同时,槐芽中心校的水泥操场换成塑胶跑道,41所中小学完成办学条件改造,乡村校园“旧貌换新”。“以前教室墙面脱皮,现在有了一体机、实验室,孩子们上课更积极了!”槐芽中心小学王老师的感受,印证了硬件升级带来的改变。

针对城乡资源不均,眉县还撤并15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取缔22所不达标民办园,同步推进第三中学建设,让教育布局与人口分布精准匹配。

(“四为课堂”展示活动)

改革破局“优管理”,激活教育内生动力

“光有好硬件不够,还得让优质师资流动起来、教学质量提上去。”眉县教体局工作人员的话,点出“优管理”经验的关键——以改革打破壁垒。

在常兴初中,县城名师每学期都会带来示范课,课后还会和乡村教师一起磨课。这得益于眉县推进的“集团化办学+三名+工程”:组建2个教育集团、37个“名校+”“名师+”“名校长+”工作室,让县城优质资源“下沉”乡村。如今,金渠初中等4所乡镇初中出现“学生回流”,家长王女士说:“不用送孩子去县城,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好教育。”

眉县持续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近三年补充教师490人,培养省市级骨干教师88人。实施“四为课堂”改革,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负担、提升效率。目前,已创建14所“宝鸡市好课堂示范校”、6所“宝鸡市好学校”,中高考质量连续多年稳步攀升。

(眉县教体系统师生素质展演活动)

创建引领“优质量”,拓宽教育发展维度

“从‘上好学’到‘学得好’,需要在素质教育、均衡发展上下功夫。”眉县教体局工作人员道出“优质量”经验的核心——以创建为抓手,补短板、创特色。

在张载祠研学基地,眉县第一小学学生诵读《西铭》;扶眉战役纪念馆里,学生们聆听革命故事、擦拭烈士纪念碑。今年以来,眉县依托县域资源开展60余场研学旅劳活动,惠及3.6万名学生,目前创建13家省市级研学和劳动教育基地。

特殊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样走在前列。眉县被确定为“全国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陕西省中小幼一体化心理健康试点县”,全县建成孤独症儿童和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研究中心。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

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成果丰硕。眉县获评“陕西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25所义务教育学校达标优质均衡。县域高中发展经验在黄河流域县中发展研讨会上交流。

如今眉县正加快推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这份以“三优经验”书写的教育答卷,仍在不断更新。眉县教体局继续聚焦群众需求,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有温度、高质量的教育。

【编辑:李嘉诚(见习)】 【责编:张彦刚】
秦闻客户端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举报邮箱:shxiwxb@126.com     陕西舆论环境违规线索举报:029-8224311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03    陕ICP备05001925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64号

新闻热线:029-82244483    邮箱:sanqincom@163.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

中国互联网辟谣平台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