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麒光AI OCT大模型和DBdate心血管数据库正式发布 受访单位供图
本报讯(记者 关颖)9月20日,在西安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七次心血管年会“人工智能AI OCT在PCI精准诊疗应用专题会”上,我国首款心血管AI OCT大模型——麒光AI OCT大模型正式发布。该系统通过AI大模型赋能医疗影像设备,辅以心血管数据库的海量临床数据基础,提升OCT影像的解读效率与精准分析水平,大幅降低OCT技术的使用门槛,有望成为PCI手术最精准的指导工具。
腔内影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的血管介入治疗(PCI)手术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因其极高的分辨率,可清晰呈现血管内病变结构及支架特征,成为精准PCI不可或缺的诊疗工具。然而,OCT影像判读高度依赖术者经验和专业知识,手术策略差异将导致达不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腔内影像判读学习曲线长,也限制了先进技术在基层医院的普及推广。
会上发布了两项创新性成果:一是专为心血管领域打造的知识库与数据基座——“东壁心血管语料库”;二是AI光学相干成像(AI OCT)系统——麒光AI OCT大模型。麒光AI OCT大模型通过智能识别易损斑块、钙化分布、支架贴壁情况等关键信息,实时调取相似病例手术方案、循证学数据等功能,自动生成诊断报告,助力专家聚焦复杂诊疗,大幅提升手术效率,并做出更为精准的手术治疗策略。
心血管领域多位专家表示,专属语料库与AI OCT系统形成协同,既解决了腔内影像诊疗“学习曲线长、基层诊断能力弱”的问题,又以循证数据保障准确性,为心血管诊疗“精准化+普惠化”提供了可行路径。
本次专题会上,来自国内大型三甲医院心血管领域的十多位医学专家和行业学者,聚焦心血管领域前沿技术,围绕AI大模型与OCT技术融合的临床应用、挑战及优化方向进行讨论交流。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深圳东壁科技数据公司(简称“东壁科技数据”)CEO吴登生发表以《数据赋能医学:医学进展的可及性》为主题的报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吴小凡教授在会上分享《人工智能AI OCT如何提升冠脉精准诊疗的决策与效率》报告。
中科微光是一家专注于心血管领域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研发、生产与临床转化的企业,深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多年——其OCT产品是目前唯一同时通过美国FDA以及中国NMPA认证的国产OCT厂家。
中科微光创始人朱锐表示:“依托东壁科技的高质量数据,这套AI OCT系统不仅误诊率比人类医生平均水平低,还能‘秒级’出报告,降低了OCT技术的使用门槛,有助于推动精准PCI理念在各级医院的普及,能够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医院诊疗水平的一致性。把‘顶级术者的临床经验’转化为普惠工具,实现医疗平权。”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袁祖贻教授表示:“AI OCT正推动冠脉腔内评估从‘辅助工具’向‘决策中枢’的角色转变。它引领着PCI走向更精准的新时代。这将深刻地影响我们的临床思维和实践模式,使我们对冠心病这一复杂疾病的管理达到新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