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陈飞波)在学前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深度赋能的时代背景下,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既迎机遇亦临挑战。10月15日,陆港二幼“名校+”共同体举办“技术赋能守初心,师德为本育未来”师德师风辩论赛,探寻AI与幼师专业能力融合的实践路径。
赛前,主持人明晰双方立场与规则,保障赛事有序开展。辩题聚焦“AI教学工具能否助力减负增效且不失教育温度”,正方主张其可减轻教师负担、提升效能;反方则担忧它会削弱教师专业能力,消解教育人文关怀。
陈述环节,正方从三方面阐述,强调 AI 定位为辅助,旨在释放教师精力用于陪伴幼儿,践行“技术助人”理念。反方亦从三点回应,以实例揭示算法可能侵蚀教师自主性,重申教师应主导教育,守护师幼互动的温度。
攻辩阶段,双方围绕核心矛盾激烈交锋,于“立”与“破”间深化对教育初心的认知。自由辩论时,赛场气氛热烈,辩手们旁征博引,结合“名校+”共同体实践,让思辨扎根学前一线。
总结陈词,正方坚称“人机协作”模式下,AI能优化资源配置,兼顾公平与个性,助力教师回归育人本质;反方则警示AI效率至上或损害质量,情感联结难以替代,呼吁珍视教师专业与温情。双方皆指向“AI如何赋能幼教质量”的关键命题。
观赛教师踊跃分享感悟。胡开严老师视此次辩论为“双面镜”,认可AI提升效率,但坚信孩子的依赖感需教师给予。张慧荣老师表示,虽欢迎AI分担事务,但情感陪伴必亲力亲为。张琼老师认为辩论彰显求同存异,倡导借AI实现个性化滋养。
经评委评审及教师投票,评选出“最佳辩手”与“优秀辩论团体”。赛后,强晓燕园长作总结讲话:一是搭建交流平台,鼓励理性思辨,警惕技术依赖弱化教师核心能力;二是强化专业能力,坚守师德底线,以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履职;三是包容接纳幼儿差异,深耕个性化引导,融合技术与人文观察;四是智慧运用AI,支持教师减负提效,坚守教育本质,推动园所发展。
此次辩论赛搭建了交流反思的平台,激发了多元思考。未来,陆港二幼“名校+”共同体将以理性、审慎、创新的态度运用AI技术,在科技与人文间寻求平衡,为孩子们的成长护航,为两园高质量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