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新建南二跑道 资料图片
2025西安马拉松赛鸣枪开跑,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开幕,2025年世界城地组织理事会会议暨联合国工发组织“城市之桥”十周年特别活动在西安举办……最近一周,西安盛会云集,体育赛事激情似火,人文交流丰富多元,主流媒体纷纷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下西安绚丽多姿的现代魅力与崭新活力。
精彩西马火热全城
火热、激情、活力……10月19日上午,2025西安马拉松赛鸣枪开跑。这场奔跑盛会不仅吸引了3.8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跑者参与,也吸引了多家主流媒体镜头聚焦。
人民日报客户端以《3.8万名跑者穿越古城!2025西安马拉松顺利完赛》为题,通过文图形式全方位展现西马盛况。中新网文章表示,西安马拉松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场文化盛宴,比赛沿途设置的秦腔戏剧表演、鼓乐表演等40个特色文化加油站,展示出西安城市文化魅力。
活动当天,新华网在报道《赛事经济激活古都文体消费新体验》中,关注西安以赛营城的经验做法。文章列举了多项今年在西安举办的体育赛事,表示西安在做好大型体育赛事组织和保障工作的同时,积极利用文旅资源,提供“体育+文化+旅游”的一站式服务,让赛事参与者在感受体育运动激情的同时,也体验到古都西安的历史底蕴与现代魅力。
西安交警部门通过科技赋能,实现赛事期间智能交通管控,受到央广网关注。同时,央广网发文点赞西安以“赛事+展会+消费”模式,打造多元体验,助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的做法。
2025年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优秀案例名单近日揭晓,西安市“全民健身 志愿同行”社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名列其中,中国日报网进行了报道。
艺术盛宴联接中外
丝路同心,艺术同行。10月16日晚,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新华网第一时间介绍开幕盛况:“本届艺术节为期25天,将吸引80余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共同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艺术盛会。”新华网还在10月17日《多国艺术家齐聚古都共筑艺术丝路》报道中,高度评价该艺术节已“成为联接中外、浸润民心的文化桥梁”。
中新网报道表示:本届艺术节将延续“丝路艺术的盛会、民心相连的桥梁、人民群众的节日”办节宗旨,汇聚全球艺术精品,打造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盛宴。
10月19日,作为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三大板块之一的“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正式开展,新华网予以报道。
10月16日,2025年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理事会会议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城市之桥”十周年特别活动在西安举办。中新网、新华网等纷纷撰文,介绍活动内容、举办意义等相关情况。
10月16日,“贸促同行——跨境电商走进地方产业带(陕西站)暨2025陕西跨境电商对接会”在西安举办,同时俄罗斯电商平台“欧众”(Ozon)孵化基地落户西安浐灞跨境电商产业园。中新网文章认为,此举旨在搭建多方协同合作桥梁,共促企业“出海”实现新突破。
经济发展动能强劲
10月15日,央视新闻报道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新建南二跑道顺利完成试飞验证的消息,“跑道正式启用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将成为西北地区首个三跑道同时运行的机场”。
上周,新华网推出多篇报道,关注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实践。10月16日《“微短剧之都”西安:风口之上的深耕与远望》报道,解读西安如何在市场风浪中转型与蜕变;10月17日《国声智库:西安打造“丝路科创特区”》报道,对西安积极打造“丝路科创特区”与“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行深入探讨;10月18日以《从“空置率近七成”到“出租率超八成”——西安解放路商圈焕新记》为题,关注西安解放路商圈的转型探索。
连日来西安秋雨连绵,城墙披上了一层苔藓等装点的绿“外衣”,市民游客纷纷打卡拍照。对此,央视新闻推出《副热带高压给西安城墙送来“限定皮肤”专家解读背后原因》等报道,介绍相关情况。
近日,经新华社、光明网、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等报道后,西安蓝田县三官庙镇里峪湾村党支部书记庞富强,每天为村里七十多位留守老人送去“2元一碗热乎饭”的暖心故事感动全网,网友纷纷留言点赞。
此外,西安全力抢收抢烘确保秋粮归仓、2025驻华大使夫人西安行活动启幕等内容,也在新华网、国际在线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