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秋天,总是来得悄然,去得匆忙。仿佛昨日还在挥汗如雨,今日便已见街边梧桐叶片微微泛黄。这座古城被岁月浸润得深沉,连秋风拂过,都带着历史的回响。而在这略显仓促的季节里,最是那桂花,不声不响地绽放,又悄无声息地零落,却将整座城市浸润在它那幽幽的甜香之中。
西安的桂树,不似江南那般随处可见,却也并非稀客。城墙根下,护城河畔,大学校园里,甚至是一些老巷深处,都能寻得它的踪影。那灰褐色的叶子,黄褐色的枝条,平日里并不惹眼,混在众树之中,不过是寻常模样。可待得秋深,它便不再沉默——枝丫间簇生出细小的花芽,先是青涩地藏着,继而渐次绽开,变成繁星点点的鹅黄。
古城的秋日,天总是高远的蓝,云也疏淡。而桂花的香气却浓郁得化不开,它在干燥的空气中弥漫,钻进行人的衣襟,萦绕在古老的砖瓦之间,与历史的沉香交织在一处。这香气霸道却又温柔,叫人想起热气腾腾的羊肉泡馍,甜糯的柿子,或是刚出炉的烤馕—但究竟又不是,它是独属于秋日的、无可替代的桂香。
兴庆宫的桂花总是开得早些。晨光微露时,已有老者提着鸟笼在园中漫步。他们不消抬眼去看,只凭香气便知桂花已开。“今年这桂花开得正好,”一位老人对同伴说道,却不停步,依旧缓缓前行,仿佛这年复一年的花开,早已成为生命中的定数。
桂花细小,成簇藏在叶腋,须得近观才能见得真切。那黄白的小花,四瓣展开,不过米粒大小,却蕴着惊人的香气。它们不似牡丹芍药那般招摇,也不似桃李争春那般喧闹,只是安静地开着,香着,然后安静地落去。
这几日,走在大雁塔广场,总能遇见驻足嗅香的人。他们或是仰头寻找花影,或是俯身拾起落花,动作都极轻柔,生怕惊扰了这份秋日的馈赠。千年古塔默然矗立,静看人间繁华更迭,而年复一年的桂花香却从未缺席。钟楼附近,现代与传统交织,霓虹闪烁之下,桂树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律开花落叶,不慌不忙。
西安的秋短,短到才刚察觉它的到来,便已需准备冬衣。桂花的花期更是短暂,前日还满树繁花,不过一阵风过,就只剩零星几点。这倒像极了人生中的某些美好,转瞬即逝,却教人铭记于心。
所以,若你来访西安,恰逢秋季,不妨放慢脚步,循着香气去找寻那些隐于市井的桂树。若是一场秋雨刚过,那就更有福了,你将见证一场地上的“星星雨”。蹲下身,仔细看那些落在青砖上、飘在水洼中的小花朵,它们虽然离开了枝头,却依然散发着最后的香气,固执地为古城秋日增添一抹温柔。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常常觉得自己错过了最好的时节,担忧为时已晚。但看看这西安的秋桂吧,它不争春色,不羡夏花,就在自己应时的季节里安然绽放,哪怕短暂,也要极致的美丽和芬芳。迟开的花又何妨?只要最终绽放,便自有其价值与意义。
秋日的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微风起,又一阵桂花星星点点地落下,如同大自然写给古城的私密情书。而你,站在这千年古都的秋色里,也是这世间独一无二的存在。看桂花,见星辰,更看见自己与未来。
作者 高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