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陈飞波)“你的旋律很感人。”当指挥家卞祖善先生将鲜花递到高二学生贾砚如手中时,这个属于西安铁一中星辰交响乐团小提琴首席的瞬间,成为第36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最温暖的注脚。

“我接过的何止是鲜花,”贾砚如后来动情地说,“这是一份关于音乐传承的承诺。”而这份承诺,始于卞祖善手中那根指挥棒,也掀起了席卷校园的“美育风暴”。

大师指导:与卞祖善共赴的音乐之约
聚光灯下,卞祖善先生的身影本身就是一堂“艺术尊严”课。在《华韵撷英——中国交响乐创作百年回顾与展望》讲座中,他从《黄河大合唱》的怒吼讲到《梁祝》的缠绵,告诉孩子们:“音符里奔流的是民族的血液,旋律中回荡的是时代的呼吸。”
排练厅里,他对飞飏交响管乐团的铜管声部说:“力量不是嘶吼。”亲自示范用气息让声音兼具金属质感与丝绸般的柔韧,“要学会‘倾听’,让声音彼此‘黏合’,这才是管乐的交响性。”学生杨焯然顿悟:“那一刻,我仿佛第一次真正听见了音乐。”
在星辰交响乐团,他打磨《第一交响曲》近乎“苛刻”,却强调“忘掉技巧”:“最高级的技巧,是忘记技巧;最动人的音符,是流淌在心弦上的真挚旋律。”贾砚如独奏后收到他递来的鲜花,那句“你的旋律很感人”,让传承的种子悄然扎根。
面对秦韵民族管弦乐团的《金蛇狂舞》,他引导思考“民乐的当代生命力”,启发大家借鉴交响乐逻辑,让打击乐与旋律乐器精准对话。学生李知恩感慨:“卞老师让我们看到了民乐走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活动尾声,卞祖善评价:“一所中学能有三个编制完备、水平出色的乐团,全国罕见。更可贵的是对美育数十年的坚守,这才是教育的核心。”

视觉盛宴:少年笔下的“万物生”与“大美中国”
交响乐的余韵未散,展厅里的视觉盛宴已悄然登场。“万物生”美术实践成果展上,扭扭棒“破框”而成的花海、废旧纸板塑就的“循迹”竹影、高纯度色彩勾勒的“欢沁”校园……高一师生的作品,是少年用材料书写的生命哲思。
“大美中国”摄影展则是一场镜头下的文化远征:西部高原的苍茫、江南水乡的温婉、都市的繁华、乡村的宁静,学子们捕捉的不仅是山河之美,更是这片土地上的奋斗与希望。“我们既是美的见证者,更应是创造者与守护者。”学生阮昭宁的话道出共鸣。

舞台史诗:以戏剧为媒,承精神火炬
话剧舞台上,艺术的感染力直抵人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原创话剧《青春·向西北》,重现西迁岁月里科学家们甘为人梯、矢志报国的故事,让在场学生动容。“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青春才够耀眼。”学生韩左睿的观后感,是与先贤的对话。
铁一学子的演绎同样精彩:《天眼之光》致敬南仁东的坚守,《一个崇高的人》传颂焦裕禄的情怀;英文剧目《威尼斯商人》《音乐之声》中,流利口语与精准演绎展现着无界的才华。

才华井喷:创意市集与达人秀“燃”动校园
若说前序是精心编排的华彩,“铁一街”创意市集与达人秀便是青春能量的即兴喷发。120多个摊位将校园变成狂欢场:“铁一印象”文创吸睛无数,非遗扎染、中国结体验区排起长队,学生们既是摊主,更是创意的主宰者。
达人秀舞台上,舞蹈《山河韵·民族同心》绘出壮丽画卷,歌曲《长安》唱出古都沧桑,独舞、合唱、器乐轮番上阵,每一个身影、每段旋律,都是“少年之YOUNG”的生动注脚。
薪火相传:歌声里的信仰与使命
艺术节的尾声,落在“薪火相传 和平颂歌”合唱比赛。当校歌响起,全体学子肃立,嘹亮歌声将“责任 荣誉”的校训与“传承薪火 守护和平”的使命相融。
这场持续数周的艺术节,如同一部宏大交响乐,终曲落定仍余韵悠长。它印证着:美育不是单一课程,而是穿透心灵的眼光、温润人生的底色、塑造未来的力量。在西安铁一中,艺术点亮的不只是校园时光,更是通往未来的光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