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正文

中外专家:寄宿制教育助力高原教育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2025年10月29日 16:44:33 来源:新华社

“寄宿制教育与高原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27日在四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专家学者围绕寄宿制教育的理论价值与实践经验展开交流。与会中外专家认为,中国的寄宿制教育以人民性和普及性为特征,助力高原地区教育公平与可持续发展,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有益经验。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副总干事扎洛介绍,西藏寄宿制学校是在尊重民族文化和适应特殊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教育模式。早在20世纪50年代,西藏地方政府就开始探索适合牧区实际的教育形式,包括马背小学、帐篷小学等多种办学方式。从20世纪80年代起,寄宿制教育得到国家大力支持,成为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柯马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西藏的寄宿制学校与加拿大、英国等地的寄宿制学校存在本质差异。他说,在西方国家,寄宿学校往往为贵族或富裕阶层子女提供精英教育。而在中国,国家办学体系下的寄宿学校主要面向普通家庭,政府提供了大量补贴,让更多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能够接受优质教育。

柯马凯曾多次实地走访西藏等地的学校。他介绍,寄宿学校住宿条件较好,不同民族学生共同生活、学习,促进了交流与理解,“一名藏区学生告诉我,七个学生同住一间宿舍,其中四个是藏族、三个是汉族,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唱歌跳舞,这种相互了解非常有意义”。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郭小明认为,寄宿制学校在教育体系中具有多重功能,尤其在偏远地区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育公平与质量。他指出,应建立科学评估体系,衡量寄宿教育的短期与长期成效,确保资源投入更具可持续性。

多位与会专家表示,寄宿制教育作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形式,在高原及民族地区发挥关键作用,不仅改善了教育可及性和教学质量,也推动了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国在寄宿制教育上的探索,为促进高原及民族地区教育公平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鲜活经验。


来源:新华社 【编辑:李嘉诚(见习)】 【责编:舒悦峰】
秦闻客户端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举报邮箱:shxiwxb@126.com     陕西舆论环境违规线索举报:029-8224311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03    陕ICP备05001925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64号

新闻热线:029-82244483    邮箱:sanqincom@163.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

中国互联网辟谣平台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