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正文

“自强不息——中国残疾人体育精神艺术作品展”在西安开幕

2025年11月05日 16:36:19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马佩佩)11月4日上午10时,由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西安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自强不息——中国残疾人体育精神艺术作品展”在西安浐灞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展览自启动作品征集以来,受到海内外艺术界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响应,共收到涵盖工艺美术、艺术创作与设计等类别的投稿作品1015件/套,充分展现了全社会对这一主题的高度认同与艺术表达热情。经组委会公正评审,最终评选出298件/套入选作品。投稿单位涵盖全球七十余所高校及企事业单位,其中残疾人赛道入选作品154件/套,健全人赛道入选144件/套。

西安美术学院党委书记丁巨涛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学院长期致力于残疾人文创与艺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此次展览既是对阶段成果的集中呈现,也旨在唤起更多社会力量关注残疾人艺术事业。他期待展览让更多人关注残疾人艺术事业,让残障群体的创造力被看见、被倾听,共同为营造包容、平等、和谐的社会文明注入艺术的力量。

陕西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朱峰指出,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艺术之美,更凝聚着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体育精神,与陕西省在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等领域的具体实践一脉相承,共同汇聚成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党支部书记、驻会副会长王志杰认为,残障人士在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中展现出非凡的创造力。本次展览以“大美术”为框架,实现了精神与情感的深度连接,有助于增进社会对残疾人的理解与尊重。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吴江峰表示,本次展览以多元化艺术形式聚焦了残疾人体育所展现的坚韧品质,是一次对生命的礼赞,更是一次对艺术人文价值的深度探索。从工艺美术的精妙匠心到艺术创作的情感奔涌,再到设计作品的巧思不断,每一件作品都是创作者对自强不息精神的诠释,是对残疾人体育精神的艺术化定格。让我们读懂每一件作品背后的坚守和热爱,汲取自强不息的精神养分,凝聚更多力量,关注残疾人艺术,支持残疾人事业,让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艺术的感染中愈发深厚。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陕西省劳动模范、残疾人体育赛事冠军彭伟楠也来到现场,分享了他的亲身经历。他表示,体育精神的核心在于不断超越自我、勇于尝试。他相信,这些以残奥会、特奥会为灵感的艺术作品,将生动定格赛场上迸发的力量之美,进一步传递自强不息的时代强音。

展览现场,多件作品引发关注。西安美术学院特教艺术学院2022级学生李杰韬的剪纸作品《吉祥逐光 时代薪传》,以富于生命力的人物造型与体育元素交织,象征残疾人体育事业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焕发勃勃生机。作品色彩丰富多元,寓意残健共融的包容理念,传递出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对体育梦想的执着与坚韧。

李杰韬介绍,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抓髻娃娃”,在贺强、李红军老师的指导下,他运用牡丹、大象等意象,通过刻与剪结合的技法,历时一周完成创作,以现代艺术语言诠释残疾人运动员拼搏超越的精神风貌。

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该院2024级学生师荣荣的马赛克镶嵌作品《破限者的荣光》。她在采访中谈到,创作之初查阅了大量残奥运动员的比赛影像,被他们“以不完美的身体迸发完美力量”的瞬间深深触动。她选择以马赛克为媒介,借助碎片拼接的形式,寓意运动员在残缺中超越、于局限中创造辉煌的精神。“每一片马赛克都不完美,但组合在一起,却能形成震撼的图景——正如他们用意志突破身体的边界。”

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院长李黎表示,在长期的艺术教育实践中,他深切感受到,只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与支持,残疾人在美术、体育等领域都能展现出超越常人的积极能量。本次展览以艺术再现残疾人在体育赛场上的自强风采,题材与形式高度契合,堪称一场精神的史诗。他希望展览不仅能推动艺术与体育的精神共鸣,也能为社会公众提供关于奋斗与自我实现的新的思考,进一步助力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

【编辑:李溢涵】 【责编:张彦刚】
秦闻客户端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举报邮箱:shxiwxb@126.com     陕西舆论环境违规线索举报:029-8224311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03    陕ICP备05001925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64号

新闻热线:029-82244483    邮箱:sanqincom@163.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

中国互联网辟谣平台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