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姬娜)近日,西安市雁塔区等驾坡街道紧扣全市“志愿之城”建设目标,积极探索新时代老年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创新推行“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精准对接社区治理需求与老年人特长优势,推动“银龄行动”在基层落地生根,形成多元共治、多点开花的生动局面。

党建引领凝聚共识,筑牢思想根基
街道坚持党建引领,通过系统化培育路径夯实银龄志愿者的思想基础。定期组织开展主题党日、理论学习等活动,强化政治引领和价值认同。同时,创新宣传载体,依托辖区为老团体,鼓励老同志自编自导秦腔、花鼓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将优良家风、文明新风融入表演内容。其中,雁影社区“银龄文艺团”原创小品《中国老人》结合“戏曲进小区”活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递时代正能量,赢得居民广泛好评。

为确保“银龄行动”精准施策,街道深入辖区31个村(社区)开展专题调研,全面掌握老年志愿者的服务意愿、能力特长及基层治理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行“党建+网格+银龄”融合模式,引导老同志担任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文化倡导员,深度融入社区网格治理体系,在服务与互助中不断增强社区凝聚力。

精准摸排建强队伍,激活银发人才资源
为高效整合老年群体人力资源,街道对辖区离退休人员的专业背景、技能特长、服务意向等进行细致摸排,分类建立“银发人才”信息台账,实现供需精准匹配。截至目前,已纳入具有专业背景的老年人才34名,“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队伍壮大至378人,其中骨干力量54人,初步构建起“专业人才+骨干力量+普通志愿者”三级梯队,为银龄志愿服务提供坚实支撑。

多元平台释放效能,银龄服务遍地开花
等驾坡街道着力搭建多样化服务平台,推动银发力量在基层治理各领域发光发热。
“银龄宣讲”传党音。组建“银发”宣讲团,走进社区、企业、学校,用亲身经历讲述党的奋斗历程,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弘扬革命传统,让红色声音深入人心。

“银龄献智”促共治。秦川社区成立“老伙计”银铃志愿服务队,推选152名老同志担任楼栋长、单元长,并按特长组建“银发调解队”“银发巡逻队”“银发智囊团”,定期参与社区议事协商,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成为居民信赖的“身边智囊”。

“银龄关爱”暖人心。街道社工站联合医疗机构及千户社区“一家人”银铃志愿服务队,组织低龄健康老人与高龄、独居、失能老人结对帮扶,提供代购代办、上门理发、送餐助浴、血压监测、心理陪伴及居家安全排查等服务,累计入户超3000户,切实解决特殊老年群体“急难愁盼”。

“银龄惠民”筑和谐。田家湾社区“暖阳”银铃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矛盾调解,成功化解邻里纠纷26起,调解成功率高达90%;日常还承担社区安全巡逻任务,有效维护公共秩序。各社区“银铃舞蹈队”“银铃合唱团”在重要节日登台献艺,极大丰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银龄护苗”助成长。延兴社区成立“扬心苗心理社会工作室”,吸纳退休干部、党员等具备心理学或教育背景的老同志,开通青少年心理援助热线,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如今,“银龄行动”已成为等驾坡街道基层治理的一张亮丽名片。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不仅让广大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更探索出一条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基层善治新路径,为雁塔区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注入了温暖而持久的银发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