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吴琪 记者 和平)日前陕钢集团龙钢公司传来消息,该公司炼钢工序10月份加工费较计划降低2%,实现质量与成本“双达标”。
四季度,陕钢集团龙钢公司炼钢工序以“提质效、强攻坚、促发展”为行动准则,紧扣“新区满产创效、老区精准优产”战略导向,以质效协同提升为主线,在质量管理、创新降本、项目建设三大领域系统发力、综合攻坚,为十月份生产经营交出一份成色足、亮点多的亮眼答卷。

动力除尘工段班长张军峰正在监测区域集中报警数值。
基础必答 筑牢质量“基准线”
该工序将质量管理置于生产经营核心位置,通过构建“制度体系化—执行精准化—改进闭环化”的全流程管控机制,实现质量提升与成本优化深度协同。将“一次做好、一次做对”的精益理念贯穿各工序,建立碳含量控制精度与产品合格率强关联机制,通过实时监控铁水成分与废钢配比,精确测算残锰含量及合金收得率,定期校验维护合金秤与下料管,持续提升成分管控精细化水平。同时,依托废钢智能判级系统,融合先进检测技术,实现废钢成分与杂质的快速识别,保障炼钢原料质量稳定。多重举措下,该工序成功完成高强钢筋HRB650E生产任务,10月份,工序加工费较计划降低2%,实现质量与成本“双达标”。

维修钳工赵军龙正在对项目改造需要的钢筋进行焊接。
进阶加分 激活资源“新价值”
为打破“创新靠技术部门”的局限,该工序持续强化“全员参与、分层激励”的创新模式,让创新活力在生产一线充分涌流。鼓励各班组、工段围绕“操作优化、设备小改、流程简化”开展微创新实践,形成“人人皆可创新、处处能出成果”的生动局面。10月份,累计申报岗位创新创效项目180余项,覆盖转炉、连铸、动力等全工序,其中高价值创新项目占比超65%,真正实现“创新不分岗位、人人皆可发力”。针对创效潜力大的关键项目,组建专项团队,集中技术、生产、设备等资源突破核心难点,确保创新资源向高效益领域倾斜。先后完成雨水回用连铸基坑补给旋流池、一二期炼钢水冷却塔进水管道节能等项目验收,为年度节能低碳工作再添实绩。

司炉工刘翠、薛小茹正在确认操作箱送电情况。
长效思考 夯实发展“硬支撑”
项目建设是优化产能结构、提升长远竞争力的关键,该工序以“全员协同”为抓手,以“刚性管控”为保障,推动项目建设高效落地。强化全员协同意识,打破部门壁垒,确立项目推进优先原则,围绕项目需求协同解决问题,以“挂图作战、对账销号”的力度压实责任,将年度检修38个项目、2026年投资计划项目细化分解,明确各阶段时间节点与责任人,严格按计划推进备件回货,确保项目节奏不脱节。此外,作为优化产能结构、提升产品质量重点工程的圆坯改造项目,在原料筹备、图纸设计、设备规划等关键环节实现突破,为后续按计划推进、早日投产达效、释放产能红利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公司长远发展积蓄强劲势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