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略阳县:教体事业“十四五”答卷精彩亮眼

略阳县:教体事业“十四五”答卷精彩亮眼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通讯员 吴耀晴 李兴云)“十四五”以来,略阳县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实施创新改革举措,倾力冲刺教育体育规划纲要目标,县域教体事业“十四五”答卷可圈可点、精彩亮眼。

会议现场

党建领航强基础。该县持续深化“一抓两促三提升”学校党建品牌;严格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园)长负责制,加强党组织对学校和幼儿园工作的全面领导,新组建幼儿园党组织5个,在全县学校配备党支部副书记44名,推进党建与教育教学业务深度融合,以“党建示范校”创建和“五星创建,双强争优”活动为载体,创建县级“五星党组织”23个、市级“双强示范”党支部1个。2021年县教体局机关党委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县城关幼儿园开展师幼羌族舞活动

两项创建促优质。该县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两项创建”纳入民生工程的重点范畴,积极推进中小学和幼儿园集团化办学,成立中小学学科教育基地,发挥教育资源优势,聚力提升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2025年4月,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通过省级督导评估。目前,该项创建工作已申报国家验收。2022年,该县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县,2025年获评国家认定陕西省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学生在修葺一新的体育场参加赛事活动

加大投入优环境。“十四五”期间,该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累计达20.88亿元,每年安排用于学校各类专项经费不低于6000万元,教育经费投入实现“三个增长”“两个只增不减”。先后投入教育项目建设专项资金3.64亿元,2所高中、33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3所新建幼儿园如期投入使用,34所幼儿园办园条件和办园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建成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投资1.96亿元新建县天立实验学校,有效化解了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学校办学质量受到社会群众广泛关注和好评。2023年略阳县教体局获评省教育厅“优秀县区教育局长年度项目”。

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表彰现场

创新改革增质效。该县聚焦“五育并举”和“双减”政策高效落实,大力推进高中、初中、小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不断优化课后服务,县域初中教学水平连年稳居全市前列;出台《略阳县加快推进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八项措施》,与神州天立教育集团建立合作联系,举办县天津高级中学“强基竞赛实验班”,与西安高新一中建立合作关系,在县天津高级中学开设高中2个云班课堂,借助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着力提升普高教育质量;将县天津职业技术中心学校整建制转为“综合高中学校”,招录高中综合班2个,成功申报“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并成立略阳县电商产业学院,新建“电子商实训基地5个,以满足社会群众多元化教育需求。

健全机制稳队伍。组织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赛教、课堂创新大赛和思政课教师“大练兵”等活动,以省市级名优教师培育培养工作为契机,加强省市级名优教师后备力量储备。据统计,“十四五”期间累计培养“三级三类”骨干教师635名,其中省级40名、市级156名,培养省级教学能手15人、市级教学能手6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4人、全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建立省级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1个,荣获教学、教改和绘画、书法、信息技术等优秀指导老师表彰国家级5项、省级84项、市级220项。

中学生游泳赛事现场

群体活动保健康。该县抢抓“略有赛事”品牌打造机遇,积极争取对接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资金,以加快南山体育公园二期项目建设、4个“千万工程”省级示范村、7个市级重点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改造,确保体育产业总量规模持续扩大;发挥“体育+”融合发展优势,先后举办油菜花节、略阳县十一届运动会等赛事活动,积极承办陕西省“延长石油杯”三人篮球联赛、全省越野跑联赛、市八运会等省市级体育赛事;借助开发“陕甘川邀请赛”系列赛事活动,引进欧美篮球对抗赛等赛事,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92场次,直接参赛人数近6万人次,线上流量达2000万以上,拉动赛事经济860余万元,体彩销售额达到870万元,体育产业规模超过6200万元。日前,略阳县教体局党组成员、县体育运动中心主任余洋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称号。

优化安全强保障。该县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落实校园安全主体责任,凝聚多元力量,着力抓好校园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聚焦消防、交通、饮食、防溺水、疾病预防、校园欺凌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实施“1530”安全教育工程,开展“每月一主题每月一演练”主题活动,以规范青少年学生遵守安全规定的行为。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早治疗,全面提升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管理水平。

中小学体育教师田径教学技能培训

乡村振兴促发展。该县坚持守牢教育底线,狠抓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全面推行行政、教育“双线”控辍保学机制,持续实施“七长责任制”,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专项督查,动态检测学生就读情况,消除疑似辍学风险。开展重度残疾学生送教上门服务,充分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全面落实学前教育“一免一补”、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教育惠民政策,“十四五”期间,累计落实教育资助金19.21亿元,其中为脱贫及三类人群家庭学生资助8076万元。仅2025年,争取爱心企业、党政事业单位资助家庭困难大学新生项目资金53.4万元,帮助225名大学新生完成学业。特邀西安理工大学开展体育教师气排球、篮球、健身操、田径教学技能等培训,先后培养体育专兼职教师200余名,为城乡中小学捐赠篮球、羽毛球、排球等体育健身器材价值达30余万元,为乡村振兴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编辑:薛诗彤)

(责编:舒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