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 通讯员 黄文博 )近期,陕钢集团汉钢公司炼钢厂(以下简称“炼钢厂”)转炉车间紧跟公司降本增盈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不断两眼向内找差距,精细算账挖内潜,拿出解决瓶颈问题的实招、硬招,为新一年的生产开好局、起好步。
多管齐下,凝聚降本合力
为了在前期全面提升转炉工序技术经济指标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争创一流的态势,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低成本冶炼道路。转炉车间重新修订了三大工种的绩效,实行绩效工资以降本增项目完成情况为主要决定因素,兼顾向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制度,突出关键指标引领、关键岗位价值,更好发挥薪酬分配 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
同时,每天常态化召开转炉操作分析会,在班中的消耗指标未完成的炉次逐一分析原因,制定采取合理可行的措施。针对指标运行情况召开分析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专责整改落实,做到从上到下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凝聚转炉生产强大的合力。
稳中求进,注入源头动力
“只有生产顺行,冶炼出优质合格的钢水才能创造更大的效益”转炉车间主任吴华说道。对于转炉生产来说,正常的炉型、合适的炉衬厚度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为此,车间要求每个班必须使用量炉底杆对转炉的炉底厚度进行测量,根据实际测量结果来调整工艺操作枪位,从而稳定操作模式,从而保证炉况正常,防止炉底过度上涨引起的炉型异常。
同时对炉内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采用喷补、渣补、砖补等方式加强对转炉炉况的维护。不仅确保了转炉生产的稳定顺行,还保证了炉内钢水出净,提高了钢水收得率。靶向攻关,提升增盈效力在炼钢生产中,钢铁料消耗成本是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之一。转炉车间牢抓冶炼过程中钢铁料消耗这一降本关键点,以“五大工艺制度”为支撑,进一步细化冶炼过程,主动从操作上下功夫。通过调整废钢加入量、提高一次倒炉率、提高出钢碳、减少冶炼过程的吹损、降低渣中带铁量,同时调整渣料加入模式,进行双渣操作和留渣操作,减少过程喷溅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地实施,有效降低转炉钢铁料消耗,为降低生产成本赋能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