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陈佳龙 记者 李雨倩)全年共计投入科技资金1.04亿元,完成科研项目16项,其中3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成全员创新项目265余项,9项荣获煤炭行业优秀“五小”技术创新成果奖,累计创造经济效益2000多万元……这是陕煤小保当公司2021年科技工作“成绩单”的一部分。
走进该公司智慧园区,关于科技创新远不止这些,从科技含量满满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到自媒体顶流的“网红”电工实验室,科技创新之花正在自由绽放。
建好平台 “1站+1室”提升创新合力
一直以来,该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阵地建设,在充分保证科研资金投入的同时,针对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两个重点,先后建成投用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匠劳模创新工作室,进一步提升了科技创新平台合力。
如何充分发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用,该公司在实行揭榜挂帅的科研项目认领制的基础上,形成了以“高校博士后牵头,煤矿研究生和主要技术人员参与”的技术攻关团队,为矿井安全生产、减人提效提供解决方案,助力矿井安全高效。
该公司科研团队牵头编制的《煤矿巷道掘进机器人系统》T/CMIA 004-2020团体标准经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批准正式发布,并于2021年3月16日开始实施。
“如何提高注油效率,实现不停机保养?”“马蹄儿现在漏煤还比较严重,这个问题怎么处理?”……
在该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晓鹏正在向年轻大学生们一一耐心解答着问题,这种关于技术小创新的头脑风暴逐渐成为技术爱好者们的新风尚。
在劳模创新工作室建成投用的基础上,该公司形成了以劳模工匠为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为成员的攻关团队。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创新项目100余项,9项成果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企业“五小”技术创新成果评比中获奖,梭车与破碎机联动技术、护盾式掘进机器人纠偏装置、红外感应自动冲水装置、智能化全自动喷雾等一大批现场实用的装置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搭好舞台“最美员工+网红电工”激发创新活力
平台很关键,重点在于人。该公司深知科技创新最终要依赖于各类人才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在日常管理上以强化科研服务导向,着力营造更加开放的全员创新氛围,通过奖励激励、服务引导等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潜能,确保科技创新既做到“建平台抓项目”,又要“搭舞台育人才”。
在该公司机电技术领域有两个技术名人大家都知道,一个是连续三年获得“创新能手”前不久被评为陕煤集团“最美员工”的屈升东,另一个是在宿舍阳台自建实验室拥有4万多粉丝的“网红电工”王东。
作为80后“技术大拿”,屈升东不仅是智能矿井建设的先锋战士,更是解决矿井各类疑难杂症的行家里手,入职以来,在各种科技创新激励政策的鼓舞下,屈升东在煤炭行业主流期刊、杂志等发表论文4篇,获得实用性专利1项,累计完成“升东牌”系列扫煤器、高架皮带多功能检修平台、驱动电机悬空无基座安装等180余项技术创新,其创新项目在企业内部和周边兄弟煤炭企业得到推广应用,为该公司减少生产班各岗位工种近50名,节省成本近千万元。
同样是技术创新爱好者,90后电工王东的方式则有些不同。热衷煤矿机电技术的他,虽然只有27岁,但在煤矿井下与机电设备打了5年的交道,是一个年轻的“老机电”。随着员工“一人一室”的落地,在该公司生产技术管理中心的支持与帮助下,王东在自己的宿舍阳台建了一个电工实验室,把自己所学到的电工知识和解决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方法拍成小视频,上传抖音、快手等自媒体,供更多的人学习和交流。
从2017年4月开始,王东累计拍摄了600多部视频作品,几乎每周都会直播教学,截至目前,他的抖音号“电工小王”拥有4.3W多的粉丝,成了智慧矿山的技术顶流。
近年来,陕煤小保当公司坚持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一步步走在煤炭行业智能化建设的前列。
站在新起点,面临“双碳”新挑战,陕煤小保当公司将继续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迈着更加轻快的步伐,努力在新阶段实现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