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何浩双 记者 李雨倩)“水泵支撑底座、万向高空辅助起重装置、采空区密闭墙水位监测液位计、巷道潜水泵防护过滤装置……”这一项项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凝结着曹家滩人的智慧和心血,减人少人、提质增效,智慧之花在矿区大放异彩,为陕煤曹家滩公司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直以来,该公司秉持“科技创新、工器具革新、智慧化领新”的发展理念,由上率下,统筹规划,全面发挥全员聪明才智,在矿区掀起了一股智慧头脑风暴,涌现出一大批在工作中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优秀技术人才,不断推动公司智慧化建设步伐,为实现公司从优秀迈向卓越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矿井火灾智能精准监测预警与智能联动系统上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各个地点电缆的温度及负荷强度,也能准确地对问题作出判断并及时处理,既省时省力,安全又放心!”该公司机电队配电工张腾说道。
据了解,为保障该公司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有序进行。该公司机电运输管理部与区队联动,从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着手,不断规范井下用电标准化和模块化。
针对井下生产任务重、巷道供电范围广、电力系统承载负荷大的现状,机电队技术员王涛与重庆研究院从源头抓起,创新性地提出了对井下变电所电缆温度监测技术,该技术通过在中央变电所与盘区变电所电缆地沟内布设测温光纤,设备温度采集柜进行电缆温度采集,将数据实时上传至火灾预警联动平台,可实现对温度预警、高温报警、光缆测距、精确定位的功能。此项创新的投用,大大减少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为供电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工作面持续前移,矿井回收工作也需要同步跟进。为深入落实公司的物资审批、材料管理等相关制度,机电队队长张超结合生产实际,与队干、技术员积极商量,严密部署,制定了员工作业考核制度,从材料费、辅助运输费、电费三个主要指标管控,全面提升区队员工降本增效意识。
智慧化建设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井下电缆铺设、回收过程中操作难度大,耗费人力物力且易造成电缆的划破和损伤,针对此类状况,机电队党支部书记张铝镓积极组织作业人员利用现有条件,设计出了可调节间距式滑轮装置,通过螺母和丝杠的相对位置变化进行对称调节卡紧间距,作业方便、易携带,安全指数高,大大提高了电缆回收和铺设效率,每年可节约5万元,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科技创新一直是推动矿井智慧化建设的动力源泉,我们要牢牢把握机遇,主动作为,为卓越发展体系建设贡献力量。”该公司机电副总经理韩存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