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头不高、皮肤略黑、结实干练的他身上总有一股子使不完的劲儿。他就是李林猫,陕西省佳县人,一位“70后”,曾先后担任陕西省崔家沟煤矿掘进队队长、安监股股长,陕西崔家沟能源有限公司综合计划部副主任,技术地测科科长,现任采煤副总工程师。
参加工作31年来,他始终热爱煤矿事业,全身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中,想在前、干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工匠精神。优异的工作成绩得到公司和上级单位的高度肯定,多次荣获安全生产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司法厅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担子只捡重的挑
李林猫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面对“急、难、险、重”工作任务,他总是以“跟我上”的姿态冲锋在前,不等不靠,不讲条件,敢担当、破难题,公司也越发放心把 “硬骨头”交给他。
为了适应国家建设“智慧矿山”要求,2018年公司决定投资1亿元对原有地面生产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经过公司班子充分讨论,项目负责人的重担压在了李林猫肩上。从项目立项、可研到初步设计、招投标,再到合同签订,他就没停止过思考,没停止过奔跑……施工队伍进场后,出现了很多不曾预料到的困难,他就日夜蹲守在工地现场,逐条解决难点障碍,同事给他带的早点,经常变成了冷掉的宵夜……后来李林猫说:“项目投资大、改造标准高,且没有成熟的可直接借鉴的方案,压力很大,但作为技术科长,担子就要捡重的挑!”
2020年工程建设进入关键时期,新冠肺炎疫情骤然而至,既要确保疫情防控的安全,又要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他迅速制定疫情防控方案,落实疫情防控制度,疏导工人情绪,组织人员封闭施工,确保了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设两不误。一千多个日夜奋战,新系统于2021年正式运转,单日筛选原煤提高至1万余吨,全面实现自动化集中控制,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看着新系统的顺利运行,面对组织的认可、同事的夸赞,他如释重负地说:“幸不辱命”。四年,工程落地,一个铁一样的陕北汉子,累弯了腰,却挺起了一名基层党员的担当、忘我精神。
身影始终在一线
煤海险多,安全为天。每一次的危机时刻,都有李林猫战斗在一线的身影,从20岁风华正茂的少年,到如今的中年男子,他始终坚守井下一线,攻坚克难,助推了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2212工作面回撤支架运输过程中陷入软底,情况十分危急,公司领导紧急安排李林猫协助兄弟单位处理,刚带班上井,作衣都没来得及换下的李林猫,他二话没说,换个矿灯又转身深入井下现场了解情况,和作业人员在泥泞中共同奋战了10余小时,把支架车转移到安全地带,确保了2212工作面安全顺利回撤,上井时,他的胶靴已灌满泥浆。
2018年,李林猫调任公司技术地测科担任科长,恰逢矿井通风系统技术改造项目完工,在他的组织协调下,历经十年建设的三盘区通风系统技术改造项目在一个联合试运转周期内顺利通过竣工验收,确保了公司近10年的有序生产。
2019年9月,矿井综采工作面由于底板变化,液压支架发生倾斜,无法进行生产,也造成极大安全隐患,情况危急,李林猫又一次逆行而上,连夜组织抢险人员深入井下,查原因、解难题、定方案,彻夜的奋战,直到第二天中午倾斜的支架全部矫正,恢复正常生产后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放心上井。
2022年,是公司一级安全标准化建设和矿井智能化建设的关键之年,两个工业广场的提升改造、掘进设备智能化引进、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建设等多项急难愁盼项目陆续上马,李林猫一如既往,勇挑重担,奋战在公司现代化矿山建设的征途中。
创新求变不停歇
“怎样创新?如何求变?如何将先进生产技术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崔家沟发展的新路子?”这是李林猫作为公司技术“带头人”多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他也从未停止过探索研究的脚步。
2019年,他主持引进综放工作面顶板高压水压裂技术,连续在2311、2305两个综放工作面使用,顶煤回收率增加近30%,取得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他设计施工完成的井下水再利用项目,已连续使用6年,有效实现增效节能减排。在井下工作现场发现存在隐患,他就开始思考、琢磨,反复查阅资料,做试验,发明出了用于斜井掘进时的纯机械自动跑车防护装置,很好的解决了斜井掘进工作现场的安全问题,保障了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
李林猫始终将先进技术作为保障生产安全的有效途径,先后负责完成了矿井综采设备升级改造项目、排矸道扩能改造项目、井下破碎缓冲系统、矿井辅助运输(人员)系统等系列建设,在陕西省崔家沟监狱(煤矿)年度技术创新活动中,他的技术创新成果连续2年获得技术创新奖项近二十个,为消除安全隐患、提高生产效率、破解发展瓶颈作出了巨大贡献。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李林猫牵头参与公司重大工程建设9个,主持、参与技术创新30余次。从技术员到采煤副总工程师,抬起手,他举着无形的指挥棒,精准发力,用技术破解难题引领革新;俯下身,他着眼现代与传统的分割线,守正创新,为安全发展保驾护航,他坚持在创新中谋划发展之策,敢闯敢试、追求卓越,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