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乾涛,男,40岁,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文博馆员,陕西武功人,2003年8月到兴平市茂陵博物馆工作,2010年9月任副馆长至今。
从广泛宣讲文保政策到提升群众文化认同,从文物安全真抓实干到建立茂陵文保长效机制,从同公安联合巡查到共同打击文物犯罪,一点一滴的积累让他明白,只有不忘初心坚守工作一线、保护文物安全,身体力行新时代守陵人神圣职责使命,才能守护好中华历史文物文化的宝库,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讲好茂陵文物故事,增强群众文化认同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茂陵保护区有策村、史村、道常、张里、留位等7个行政村,群众2万余人。茂陵遗址遗迹基本分布在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群众耕地里。魏乾涛提出,只有依靠当地群众、宣传群众,增强群众文化认同感,让他们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才能更好地保护茂陵地上地下遗存。
魏乾涛常年坚持开展关怀保护区困难群众活动,和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年利用2次茂陵古会和十三村老王会,积极宣传文物法,增强广大群众文物保护意识。2018年12月5日,茂陵陵区齐官村群众沈丰富、李太社、李刚等11位村民自发交献乳丁纹方砖、陶壶等18件汉代文物,充分体现了茂陵周围群众热爱文物、保护文物的高尚纯朴精神。积极开展大汉历史文化宣讲。制作《汉武雄风地丝路决策者》《汉武帝与董仲舒》《重威长安城雄风汉茂陵》等10余个讲座课件,走进咸阳师院、兴平职校、西吴中学等茂陵周围各类学校开展讲座30余次,并策划举办《汉武军事文化主题研学》活动,从小厚植青少年保护文物热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情怀。
认真做好汉武历史文化研究。魏乾涛先后撰写《茂陵与丝绸之路》《田野文物保护的几点思考》《千古一将霍去病死之谜》《茂陵博物馆藏虎形文物》等文章数十篇,并发表在《文物天地》《中国文物报》《陕西文化遗产》等,同时,主编了纵横四海的大汉印记《茂陵博物馆》书籍,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养,宣传茂陵文化品牌,扩大茂陵影响力。
文物安全真抓实干,建立文保长效机制
魏乾涛知道,文物保护仅有群众大力支持还不够,更要有求真务实的管理长效机制。他用信念坚守安全底线,用脚步丈量陵区范围,用汗水浸透陵区角落,用实干守护文物安全,用成绩赢得大家认可。他坚持每月19日作为文物安全警钟日,教育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文物安全是博物馆的生命线”观念,践行“人在文物在,人与文物共存亡”和“值班一分钟,安全六十秒”的安全誓言,不断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确保了馆藏文物绝对安全和田野文物持续平稳。
魏乾涛不断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完成了博物馆安防监控一期工程,极大地增加了馆藏文物安全技防力量。2019年7月10日晚8时许,天刚黑,博物馆报警器突然响了,视频监控显示有人从博物馆东南侧围墙外翻入。他接到报告后,立即到达现场开展调查,当得知是一名深圳某大学在校生想参观,看已下班闭馆了,顿时做出冲动之举。为了给这名学生未来成长道路上不留任何阴影,又能让该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提出让学生写一份深刻检查,再给予批评教育。这样的处理既有人性化,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为之称赞。
茂陵田野文物分布呈现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魏乾涛创新巡查办法,坚持田野文物巡查24小时不间断,文保员、博物馆保卫人员每天昼夜巡查巡更3次,视频监控全天候,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形成多层次立体式防护,先后将10余起有损遗址安全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茂陵周围群众无论是盖房、打井,还是搞畜牧养殖、时令水果产业等,都会报告博物馆征求选址意见。2016年6月2日,魏乾涛接到报告,有人在汉武帝茂陵西南侧半坡墙面上涂写野广告,他带人奔赴现场。经及时劝阻和宣讲文物保护知识,这些人都诚恳的接受了教育,并按照他的要求,把墙上的野广告改成与茂陵环境相协调的灰颜色,喷上“守护茂陵文化遗产,传承中华历史文脉”的标语。
消防安全预防为主。魏乾涛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开展消防知识培训,提升消防“四个能力”建设,博物馆从值班人员到领导层,人人都会使用灭火器,练就一支有力的消防队伍,已经成为他的必修课。2012年,陕西省文物局授予茂陵博物馆消防安全单位光荣称号。
严厉打击文物犯罪,勇于担当彰显忠诚
为保护茂陵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魏乾涛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文物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坚守阵地,做好文物安全防范。简单的事重复做,重复的事认真做,他不但能做好,还能做到防患于未然。2017年3月的一天零晨4点左右,监控室值班人员发现博物馆停车场来了辆面包车,下来三个人后沿着围墙鬼鬼祟祟,来回窥视,形迹十分可疑,立即上报值班副馆长魏乾涛。他让监控室值班人员记录了车牌号,并和保卫人员出去询问时,三个人见状很快驱车离开。这个行为引起魏乾涛的高度重视,即刻与武帝陵派出所联系,通过周边走访和车牌号找到了那几个人。经询问,这几个人敷衍答复说是征地。这显然是胡说,但又不能处理,最后告知他们博物馆是安全重地,无关人员夜间不能停留,对可疑人员起到了强大的震慑作用。
守土尽责,做好遗址风貌管护。众所周知,茂陵每年古会,群众聚集祭拜民族英雄卫青。有个别群众想在卫青墓前的自家土地上搭建“爷庙”,破坏其周边环境,魏乾涛先后多次带人劝阻,遭到群众的不解和阻碍,但他毫无怨言,语重心长向大家反复宣传。最后群众认识到了错误,还了卫青墓园一片净土。2020年12月9日,卫青墓环境整治工程建设中,他深入一线,带领保卫人员配合执法部门,依法对影响卫青墓环境风貌的果树看护房违法建筑进行了拆除。既保卫了卫青墓遗址安全,又确保了该工程的顺利建设。
联合执法,严厉打击文物犯罪。魏乾涛从不考虑个人安危,一心扑在文物安全上。他坚持同武帝陵派出所公安民警不定时巡查,构筑铜墙铁壁般的巡查网络。2015年7月中旬,正是秋高闷热的季节,巡查人员报告,茂陵遗址集仙台附近群众地里有铁锹翻过的痕迹,他带领保卫人员到现场,确认有深30厘米约2平方米的地被翻过,随即向公安机关报了警。同时,他也在仔细思考,这里是茂陵主保护区,有人敢这么胆大,在秋纱帐的遮掩下干起违法的事,应该不是本地人。他就带人昼夜坚守几天,不见可疑人员的踪影。这下如何是好?再三考虑,他调整了思路,让值班人员注意白天午休时段。果然,8月3日中午,文保员发现了两个陌生人正在用铁锹在果树地里乱翻。魏乾涛马上带领10名同志赶赴现场,同时联系派出所一并出击,成功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及时遏制了一起田野文物被盗事件,在周围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茂陵,一座享誉中外的西汉帝王陵,一个见证西汉王朝走向盛世的帝王归宿地,一处历经两千余年风雨洗礼的宝贵文化遗产,构成了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画卷。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魏乾涛就是这样一个甘于奉献、恪尽职守、忠诚担当的人,是一个始终不忘初心、保护文物安全,牢记使命、坚守工作一线的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保护着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守陵人的精彩答卷,为文物保护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