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官网

白衣执甲 两次出征

——记城固县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部医生孙开

白衣执甲 两次出征

——记城固县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部医生孙开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 2022-06-28 18:53:58
分享到:

7年前,怀揣着对医疗事业的赤诚之心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医生;5年前,因业务精湛、表现突出、光荣入党;6个多月前,西安疫情爆发,他临危受命,2次逆向出征。

“抗击疫情,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疫情面前,只有像战士那样坚定必胜的信心,才会迎来曙光!”他的铮铮誓言在行动中全部兑现。

他就是城固县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部医生孙开。

今年刚满31岁的孙开,工作以来先后在医院临床科、儿科、康复科、中医科等多个岗位锻炼,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2021年以来,他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他多次被抽调到隔离酒店工作,工作中他不分分内分外职责,在医务人员力量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担当、冲锋在前,做核酸、送饭、整理医疗废物等全流程工作皆能保质保量完成。他用责任和爱心在本职岗位上默默奉献着,也是医院年轻医生中的业务能手。

“一方面,要对入住者的详细信息进行登记,密切关注每一个人的变化;另一方面,也要处理好各种突发情况。”在孙开看来,隔离酒店是外防输入的最后一道主关口,既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还要付出人文关怀。在隔离酒店的入住者因情绪失控做出过激反应或是对当地的饮食不习惯对工作人员发脾气是最常发生的事,每当这时,孙开总是第一个站出来,用温暖的话语去化解这些问题。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位7个月的婴儿随父母入住隔离酒店,对这名婴儿加倍关怀成为他每天记在心上的头等大事,他周到的服务得到了这家人的认同。因工作细心,孙开总结出一整套隔离酒店的工作流程图,他也因此成为全县隔离酒店工作人员的佼佼者,众多同行向他请教工作方法。

2021年12月18日晚11时,正在上夜班的孙开接到办公室电话:“请处理好家务,明早7:30在县卫健局门口集合,去西安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和妻子简短的通完电话,匆忙收拾了随身带的衣物,上完夜班的他就坐上了驰援西安疫情的列车。作为该院驰援西安抗疫小分队队长,他在列车上反复预想了即将开展的工作以及工作中如何和队友精诚协作。

尽管孙开和队员们做足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在实际工作中还是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到达西安的时候,当地的确诊病例数在逐渐增多。防疫物资紧缺,恶劣天气对身体的考验、工作时间无限延长等问题都成为抗疫工作最大的挑战。然而,孙开和队员们丝毫没有怯场,他们一心投入工作。防护服不够,他们每天凌晨出发时将就吃点面包充饥,一天下来也尽量少喝水不吃饭,节省中途换防护服的时间;天气寒冷难耐,就在休息间隙活动一下,大家相互鼓劲加油;工作时间不断延长,就在繁忙的工作中更加细心,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翻开那段抗疫时期的日记或同事手机里的相册,总能看到他指导队友熟悉核酸采集信息系统或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家里核酸采样的忙碌身影。在他沉着冷静,有条不紊的带领下,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很快有序推进,当大多数人的体力已消耗到了极限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采样到最后一个人,直到整个小区采样任务全部完成才整理回到宿舍。

41天,采样99416人次;14天,采样38726人次,这是孙开带领的团队在驰援西安和驰援宝鸡时取得的“战绩”。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孙开点滴的真情付出。过程中有艰辛也有感动,在寒风中站立数小时的居民做完核酸,给他们的一声感谢、遇见老乡会关切地给他们带来食物充饥。这些温暖的时刻,让这个七尺男儿在异乡感受到了亲人般的关怀,有时泪水会情不自禁地落下。

抗击疫情是与时间的较量,更是对战士久经战场的考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孙开时刻以超强的毅力和细致的工作进入角色,为了减少年迈的老人、挺着孕肚的准妈妈、年幼可爱的小孩在寒风中站立的时间,他和他的团队总是争取一切时间为他(她)们送去暖心的服务。

使命在肩,必将全力以赴。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孙开参与驰援西安、宝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彰显了党员的本色所在。今年三月,他被县卫健局评为“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面对领导和同事的肯定,他说“我只是做了医务人员应该做的本职工作,在抗疫的道路上还有很多辛勤付出的人”。(肖昆)

(编辑:陈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