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华正菊 刘琼 记者 苗嘉诚)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旬阳市税务局将打造高品质的税务“朋友圈”作为提升税收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在现有地方税收保障办法的基础上,提请市政府出台了《旬阳市税收共治工作指引》,形成了“政府主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综合协税护税机制,为税收征管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共治氛围浓厚,市长“站台打call”。近年来,旬阳税务部门积极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撰写多篇税收分析报告获得主要领导表扬性批示,凸显了税收大数据的“以税咨政”作用。旬阳市常务副市长刘仁卫指出,地方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税收的支持,因此,地方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要全力支持和配合税务部门工作,这是责任和义务。正是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帮助协调解决税收工作难点,有力促进了税务部门融入发展大局,促进地方治理现代化,营造了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税收共治氛围。
制度刚性约束,搭建“共治平台”。税收共治格局形成,制度约束是关键。据了解,《旬阳市税收共治工作指引》明确了本市6类26个涉税关联度高的责任部门和单位应依法落实的17项税收共治事项,对各部门综合治税、协税护税以及提供各类涉税信息的职责作出规定并加以刚性约束,同时以《指引》为总纲领,辅以与各部门的涉税问题联合发文,形成税收共治制度体系,一改过去部门间职责不清、配合不力等问题。目前,旬阳市税务局已与自然资源局、水利局、环保局等5家单位以及21个镇政府建立了数据共享和税收协助机制,通过电子公文系统共享不动产、水资源、环境污染、水利工程等信息,为土地增值税、契税、耕地占用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等税种提供税收征管协作共治,实现综合治税目标。
涉税信息共享,构建“工作闭环”。在制度规范和约束下,旬阳市积极探索构建了“信息获取—加工分析—核实反馈—总结提升”的涉税信息共享工作闭环,依靠第三方数据加强税收征管成效显著。税种管理部门安排专人负责税收共治涉税信息的获取工作,2021年共取得涉税信息数据1665条;及时对数据进行案头分析,对需要税源管理部门核实的数据分类标注;将分析后的数据下发分局核实比对,找出游离在税务管理之外的应税信息,查补税款近300万元;反馈后及时总结提升,有效减少税收流失,堵塞管理漏洞。
征管合力共治,织密“协作网络”。实践中,旬阳市税务局与自然资源局、水利局、生态环境分局及21个镇政府等建立了征管协作联动机制,形成了“税务主管、部门协同、长效互动”的协作网络。其中,对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等税种的征收严格执行“先税后证”要求,对水资源税、环境保护税等建立“税务征收、部门复核”协作机制,全面提升了税收征管能力和治理水平。
“下一步,旬阳市税务局将及时总结税收共治实践经验,将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制度和规定,为税收共治在基层实践提供新思路,切实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市局党委书记、局长孙登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