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三秦网讯(通讯员 李潇帆 记者 阮班慧)西安大兴医院消化内科,就曾接诊过一位40岁患者,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有个腺瘤性息肉,继续发展就是癌变,最终在内镜下进行切除。当患者了解到该疾病,具有遗传因素时,就带着父亲也到医院做了肠镜检查,果不其然,同样部位,父亲被查出结肠腺癌,幸好检查及时,没有突破浆膜层和转移,随后行手术切除。
据了解,约90%以上的结直肠癌,都由腺瘤性息肉发展而来,并且一人患肠息肉,直系亲属患肠癌风险也会大大增加,鼻息肉、胃息肉、肠息肉……作为检查报告单上,越来越频繁的词汇,开始被更多人重视和关注。息肉,可以长在身体任何地方,属于一种良性病变,但其中一部分有恶变倾向,在众多息肉里,最“阴险”的还属肠息肉里的腺瘤性息肉,“摇身一变”就可能成为结肠癌。
西安大兴医院消化内科林涛主任提醒,肠息肉、肠癌形成与遗传、饮食、环境等有关,如果40岁以上且平常有慢性腹泻、便血症状或有肠息肉、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即使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也建议定期做肠镜检查。
如何预防肠息肉、肠癌?
1、早筛查。当家族中有人确诊结肠癌、腺瘤性息肉,其直系亲属要进行肠镜检查;不要等到有症状出现再去检查;原则上,筛查的时间越早越好。
2、早治疗。对于有遗传性家族史的,比如林奇综合征,家族性息肉病,要从少年时期进行基因筛查,和肠镜检查,必要时早期进行预防性切除。
3、早预防。肠癌的高危因素可以概括为:吃得太好、动得太少!因此改善饮食习惯、适当运动、戒除不良嗜好、减肥等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要少吃高蛋白、高脂肪、腌渍、油炸、烧烤食品;多吃膳食纤维高的蔬菜水果、全谷物;适当运动、不久坐、戒烟限酒等。
4、积极治疗相关肠病。腺瘤性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结肠血吸虫病等疾病与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5、预防大肠癌最好的手段是及早地肠镜检查。90%以上的肠癌都是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一般风险人群在40岁前做一次肠镜,发现息肉切掉,并定期复查。
6、定期复查。切除了息肉,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因为息肉有复发的可能性。所以,切除息肉后,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