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张晴悦)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但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抽烟、喝酒的案例并不鲜见。这些烟、酒是通过什么渠道到达的未成年人手中呢?这是否意味着,经营者并未严格执行《保护法》里的相关规定?
8月9日,三秦都市报记者带领3名未满12周岁的学生记者,在西安市区域内展开体验式采访。
地点:太华路·乐选生活超市体验项目:买酒
店员确认“谁喝”后将酒卖出
在该超市,3名学生记者“组团行动”,进门后即询问店员有无“9度”(一种啤酒)。见几个孩子前来买酒,该店员没有急着将酒给出,而是先进行了询问确认,“你自己喝吗?”在得到“给爸爸买”的答复后,才将酒递给几个孩子。
记者看到,该店面显著位置处并未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除了确认“给谁喝”,店内工作人员也没有对买酒人未成年人的身份提出质疑。
地点:含元路·永家兴超市体验项目:买酒
自选酒类直接结账无人过问
该店面系一个较大的自选型超市。3名学生记者进去后直奔酒类柜台,并在此处查看停留5分钟左右。有店员站在一旁,但未作任何表示。
最后,3个孩子选择了一瓶某品牌鸡尾酒到收银台结账,收银人员未询问任何信息,扫码后直接报出价格,“7块9。”孩子们付款后,顺利拿着酒离开。
记者留心观察,发现不管是酒类柜台,还是收银区域,该店面同样均未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显眼处倒是贴了两张“烟酒售出概不退换”的提醒。
地点:凤城南路·颐顺合烟酒茶行体验项目:买酒
学生体验买白酒老板询问“要几瓶”
在该烟酒行,个头最小的一名学生记者单独行动,询问老板有无“江小白”(一种白酒)。扮作顾客在旁选购其他商品的记者留意到,老板未作任何询问,甚至没有迟疑,就问其道,“要几瓶?”
被如此“干脆”惊到的学生有些懵,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其还重复了一遍“要几瓶?”学生表示要1瓶并付款后,即拿着酒离开。老板随后正常招呼其他顾客,似乎并不觉得未成年人前来购买白酒有何不妥。在该专门经营烟酒的店面,记者同样没有看到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的标志。
地点:青年路·乾忠超忧便利店体验项目:买酒
“自己拿”畅通无阻买到啤酒
在该便利店,一名学生记者表示想要一瓶“干啤”,工作人员同样回答的相当“干脆”,“3块。在这儿放着,你自己拿。”其指指旁边的冰柜。
学生则站在冰柜前开始佯装纠结,“我也想要乌苏,乌苏多钱?9度多钱?”店员一一回应了上述酒类的价格,耐心等其挑选,但始终没有询问其年龄,给谁买等,也没有对其买酒的行为作出任何质疑。
记者看到,该店面同样贴出提醒:烟酒售出概不退换,但仍旧没有任何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