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葛兰)三秦都市报全媒体自8月2日推出《关爱未成年人 拒绝不良诱惑》系列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市民通过三秦都市报全媒体公布的8大线索征集平台,就如何杜绝未成年人“不良诱惑”等,向公安反诈、心理专家和教育专家等留言咨询。连续两日,本报就此邀请了西安公安“红雁”反诈宣讲团宣讲员郭萌,陕西省教育学会心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金焰,陕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小学心理健康唐恩厚老师、公安碑林分局文艺路派出所副所长王锋、公安临潼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赵增辉、西安交警碑林大队法制中队民警任天祥、公安长安分局郭杜派出所民警李晨山,在线上就市民普遍关心的未成年人成长相关热点问题,一一予以解答。
遇“中二”现象 避免“呵斥教育”
市民王先生:儿子14岁,上初二一年来一直沉迷于网络游戏。每次当他打开房门的时候,发现孩子戴着耳机,电脑桌面上就是花里胡哨的游戏界面。尤其是放假之后,照看孩子的奶奶爷爷,根本不能辨别孩子到底在干啥。希望专家能提一些建议,避免孩子在暑假后游戏成瘾,影响学习成绩。
陕西省教育学会心理教育研究中心金焰:由于激素水平、学习压力、家长或学校的管束等原因,初二这个年龄都比较难管教。这个年龄的孩子,都会有一些“中二”行为,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也是青少年必经的阶段之一。
这个年龄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正确引导,避免严厉呵斥,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在平时的相处中,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什么样的不良行为,不管是用哄骗的方式还是奖励的方式,都应该让他平稳过渡到初三,来迎接关键的中考。14岁了,家长是控制不了他打游戏的,但是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来平衡游戏和学习生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