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张晴悦)“三秦都市报的报道客观真实,对家长具有指导作用。案例中的每一种不良诱惑都非常真切的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让人触目。”学生家长董雯谈及相关感受表示,或许还有一些家长觉得,类似痴迷cosplay或者是习惯讲网络黑话这种不良嗜好并不是大事,但究其背后的原因,往往会发现,并不是孩子真的对该类文化有多热爱,而是跟风的从众心理在作祟。
“要不是看了你们的报道,我都不知道小孩间现在流行的一些名词,比如‘QQ挂号’、‘捡手机文学’等是啥意思,孩子们现在喜欢的东西花样之多,面对的诱惑种类之广,真的让我吃惊。”家有14岁女儿的市民张先生谈及看了本报报道的感受称,女儿逐渐进入青春期,跟家长的交流变少,自己和妻子一直都非常担心她受到不良影响“学坏”,想知道她每天都在跟什么样的人交往,她这个年纪的女孩都喜欢什么,但孩子往往会回避这些问题。
张先生说,这组报道给了他一个和孩子交流的契机,“前两天我试探性的跟她聊起报道里的一些内容,盲盒、cosplay、抽卡等,孩子很诧异我一个40多岁的理工男还知道这些,兴致勃勃的打开话匣子跟我分享了不少自己身边类似的事。”张先生表示,这让他对女儿的学习生活有了进一步了解,以便之后“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