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张晴悦)近年来,少年儿童因骑行单车致死致伤的案例频频见诸报端。交通运输部等10部门因此联合出台《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共享单车企业禁止向未满12岁的儿童提供服务。如今,《意见》已经落地5年,这一规定有无切实落到实处?8月9日,记者带领1名未满12周岁的学生记者走访体验。
走访过程中,记者先后下载了如今街道上最常见的美团、哈啰及青桔单车APP,并使用学生记者的手机号进行注册试验。记者发现,通过手机号码验证后,三家APP均需要进行实名认证才能使用,实名认证需输入注册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等。
记者输入学生记者的相关信息后,美团单车页面弹出提醒,“系统检测到您的身份为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要求注册者继续填写监护人的手机号进行验证,记者输入自己的手机号及验证码完成了注册,但随后在扫码开锁时被提醒“您的年龄尚未满足12岁,暂时无法为您提供骑行服务”。
哈啰单车则在实名认证环节就将未满12周岁的学生记者“卡住”——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后直接显示“认证失败,按照国家法律条例,未满12周岁不得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青桔单车也在识别到注册人未满12周岁后,要求填写监护人信息,且监护人信息具体到名字和身份证号,不止是填写手机号即可。填写完成后同样无法成功开锁,页面会弹出提醒,“您的年龄不满足法律规定的骑行要求”。
不过这一过程中记者留意到,如果未成年人想要骑车,也并完全没有空子可钻,既可填写父母等成年人的身份信息进行注册认证,也可直接使用已经通过认证的成年人的账号扫码骑车。因为不管是实名认证还是扫码开锁,均不需要进行人脸识别验证。
此外,走访中记者发现,停放在路边的共享单车中,仅有极少的几辆车贴有“未满12周岁严禁骑车”的用车安全警示语,其他单车要么没有警示语,要么已经破损,内容无法看清。